来福网

电影绿皮书故事梗概

网友提问:

电影《绿皮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优质回答:

电影《绿皮书》讲述的是一部公路喜剧片,作为公路片,两位主人公的几次上车下车,预示着两人的微妙改变。从拿到手的绿皮书开始,肯德基、顺手的石头、写信、遇难、化险,在走走停停的过程中两个人逐渐敞开心扉,解除偏见的前提是要接受自己,自重之后才能互相尊重。

影片中谈论的种族歧视,即便在如今的美国,仍然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尽管Dr.Shirley是非常成功的音乐家,尽管在白宫演奏过两次,尽管与总统是朋友,但却在南下之行中被百般侮辱:不被允许试衣服、不被允许使用室内厕所、不被允许在餐厅用餐等,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种族之间与阶级之间的隔阂逐渐被打破,托尼和唐开始成就一段不平凡的友谊。

《绿皮书》讲述的其实还是一个关于“身份”的故事,而不止只是种族的历史遗留问题。Tony和Dr.Shirley二人的背景设定很特别一个不怎么黑的黑人,一个不怎么白的白人,在冲突中彼此互相教化,最终和解与成长。

抛开电影本身不说,现实上Dr.Shirley和Tony的后代并没有相处的很融洽,DrShirley的家人表示他们从来不是朋友,他们只是单纯的主雇关系!Tony是需要穿制服,戴礼帽的那种普通司机。而且整部电影对DrShirley的描述不太写实,比如不参与黑人娱乐,远离家人,吃炸鸡等,而且电影通篇都是以Tony的口吻叙述故事,黑人Dr.Shirley的使命只是等待Tony接受他,和他做朋友,这同样是有着种族歧视意义。

其他网友回答

电影《绿皮书》是由导演彼得法拉利执导,维果-莫特森、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剧情片,这部电影获得第91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最佳男配角奖,豆瓣评分高达8.9分,这一系列数据都显示这是一部非常值得看的电影。

这部电影乍一听名字,像是一部来自欧美的枯燥好冷的电影,但实际上,《绿皮书》是一部改编自真实故事的温暖喜剧,讲述了一名黑人音乐节唐-雪利,为前往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巡演,找了一个粗暴的白人混混托尼做司机。在一路南下的过程中,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引发了不少矛盾,以及争吵和笑料,但又在彼此最需要的时候,一起渡过难关的故事。

故事背景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正是美国黑人民权运动时期,那时候的美国对黑人的歧视非常严重,而唐是一名受到良好教育的黑人,获得三个博士学位,同时情商、智商和涵养都在线的三高人士,可他也同样受到歧视。

唐是孤独的,他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尊重,可就算住在城堡中,但也是孤身一人,白人花重金请他演出,不过是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在唐从演奏台走下来的时候,白人们又立马高高在上,对唐和其他黑人一样不屑一顾。

托尼则简单的多,他是意大利移民的后裔,和父母、兄弟自己自己的妻儿住在一起,开过垃圾车、当过夜总会保安、甚至为了50美元一口气吃下26个热狗,虽然生活窘迫,但总是乐呵呵的,而且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他答应在保护唐的旅途中给妻子写信,但总是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唐看出他的尴尬,于是一路为他口述情书,每次都把托尼的妻子感动的一塌糊涂。对于唐来说,每一次写信都是一次情感和精神的救赎,他在托尼看似简单的生活中体验到人生的丰富性,所以他才能在圣诞之夜带着他的威士忌来到托尼的大家庭。而托尼的家人也愉快的接受了唐,不仅仅是接纳了一个新的朋友,可能也是同时接纳了新的观念和生活。

其他网友回答

在《绿皮书》的年代,白人司机为黑人雇主工作,不是太常见的事情。美国内战过了一百年,种族隔离依然存在,人心中的歧视也依然没有消弭。但是,当具体到人与人之间相处时,一切都展现得如此不同……身为钢琴家的黑人博士事业上已经走上巅峰,他优雅、出色、才华横溢、为人努力,却仍然充满了不安、危机感和身份认同的困惑:身为移民的白人司机一直为生活奔波,要养活一家子人,他看起来很粗鲁但是内心并不粗糙,以及他那份江湖气真的在路上可以化解危机。

吃炸鸡的一段戏令人喷饭,雨夜里博士的质问令人伤感,这世间的种种不公令人愤懑,但在最后的雪夜里,拦路的警察却是真心要帮助他们。

所以你看,人性是如此的复杂,悲喜交加,电影也没有指向不甘和痛苦,而是指向了融合与治愈,这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电影之一,各方面都趋于完美,我想我以后还会不断地重温这部戏。

其他网友回答

电影名《绿皮书》是一本历史上真实存在的黑人出行指南。在1962年,白人至上运动在美国又一次掀起小高潮,黑人邮政员维克多雨果格林编写了这么一本小册子,指出哪些旅店和餐厅可以让黑人入住和就餐。小册子的名字“Green Book”中的Green即取自格林(Green),又似乎采用了绿色象征通畅的含义。电影的两位男主角拿着这本绿皮书开车赶往美国各地巡演。一位男主是著名的黑人音乐家唐,一位是混迹夜总会的白人老炮儿托尼,被召来当唐的司机。 肤色和文化修养上的反差,在旅途上自然产生一些奇妙的化学反应 。除此之外,电影还展现了很多层面的纠葛:种族歧视、同族不平等、主仆之间、音乐家的社会地位、家庭关系等等。

许多反应种族歧视的电影都有一些政治正确的含义在里面,体现在这部电影里,应该是酒吧里音乐家唐喝醉了被一群白人围殴的情节。最后还是托尼(白人司机)以暴制暴,在一堆拳头和一支猎枪枪口下救回了唐。不过,这部电影更伟大之处,是出乎意料地回避了种族之间的直接冲突,转而用一些反转的方式体现了歧视本身。看起来友好的白人,遇到实际问题态度就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例如俩人南下到了一所豪华的庄园。庄园主人很有礼貌地接待了音乐家一行。表演结束后,唐想用洗手间,庄园主人拒绝让他使用给客人用的洗手间,只让他用院子里一个简易棚子搭建的茅坑。因为南方的那个时候,以及农奴解放之前的时代,黑人是不能和白人使用同一间厕所的。即使唐的音乐家身份很高贵,在白宫表演了两次,也不能例外。两人因为托尼打了交警被关监狱的时候,唐打电话给了总统的弟弟,得到上层的“特赦”才出狱。即便是这样的唐,也不能避免受到歧视。另外的一个反差例子来自于两人在伯明翰的一家高档餐厅。餐厅邀请唐去表演,餐厅经理在见到唐的时候,嘴上全是溢美之词,而给唐安排的休息室却是一间狭小的储藏室,也不让唐在餐厅用餐,因为餐厅的规定就是不接待黑人。

在我看来,这部电影有一个更加伟大之处。大胆地猜测一下,这部电影也有点为白人“正身”的意味。在旅途的中间,两人的一段对白升华了电影的主题。托尼说,我生长在一个小社会,周围全是我的亲戚和熟人,我没读过什么书,没见过什么世面,不像你受过这么多教育,所以才觉得我这样。这段话原本是反驳唐认为托尼举止过于粗俗、以貌取人的看法,言外之意,我却看到了些在歧视问题上,对歧视者的同情。

当代美国可以说是把歧视研究到极致了。刚到美国留学时,遇到学校里的亚裔同学,有英文名加上中文姓。我们有时会习惯地问一下,会问问你会说中文吗 (要么咱们说中文好交流)或者你是中国人吗。对方沉默了几秒,说:

“我来自密歇根!”。

然后给个白眼就走了。

有次和同是中国留学生的室友聊天,深感大部分的ABC都很难交流,你上前打个招呼,她随便回应一句转身就走了。室友说,因为他们怕自己被误认为是中国留学生,所以离中国人的圈子都远远的。

室友说网上曾经有一个帖子,说那些冷冷的ABC都是从底层移民家庭出来的,早年时期爸妈打黑工摸滚打爬不容易,好不容易落脚了怕又被人当做是保姆和中餐馆服务员,所以要拼命往主流社会靠。而那些随着高学历的父母来移民的ABC倒无所谓,和留学生接触时都主动报出家门,有些硬撑着讲几句中文赢得大家的好感。

想想周围基本上也是这个规律。以前我们在国内的时候,也常常有地域歧视、服装歧视、学校歧视。“高攀”大概是每个人或多或少有的心态。城市越小,以貌取人的心态就越严重。他们没有见过太多的世面,按照口音和外貌就给人贴上了标签。

前几日听一个白人同事说,她去参加聚会见到一个黑人。那家的公寓都是地毯,所以大家都脱了鞋。她夸对方的袜子上的花纹很好看。黑人说,谢谢,是篮球袜。然后她顺着问:

“你打篮球?”

“喂,你在歧视我。”黑人很生气地说,

什么?我就随便问问你打不打篮球,就是我歧视你了?是,篮球界的确被黑人主宰了。可是这位哥们是否过于玻璃心了,或者他是否也自然而然地认为,只要你长得白,就会歧视黑人。这是不是也是一种对白人肤色的歧视。

还有一次和同事聊到一个可以引发翻船的话题。系里有一个德国人,有点木讷,有点可爱,再加上系里有个美国人和他同名,所以他们常开玩笑,每次提到他的时候把他的名字加上“那个德国人”。有次我们坐在一起,我问那几个常开玩笑的人,你们觉得德国人有什么习惯特征(stereotype)。这个问题在中文里不觉得有多突兀(请自行脑部以下对话“你们湖北人有啥特点”),一放到英文的语境里,突然成了极其尖锐的问题,因为美国人不敢被扣上“随意评论他人”的帽子。

本来一直开玩笑的同事突然很小心翼翼地说,额。。。。。大概是。。。。嗯。。。应该是比较循规蹈矩。。。。。。你们中国人觉得美国人有什么特点?

突然觉得自己被自己发出的子弹弹回来击中了。自己引发的话题,哭着也要聊下去。我说,大概就是天天party吧,电影上都是这么演得。

这好像也不是多么刻薄的评论,却说得我心惊胆颤。因为在美国的学校里,“以貌取人”和随便评论人是大忌。真拿在中国聊天的习惯在美国和人聊天,很可能就会踩雷区。所以美国人不和同事交朋友,也是有道理的。

一直觉得很多种族歧视是不是被滥用的。常常看到一个单位里亚裔员工比非裔员工刻苦得多,工资和升职的机会却少很多。中国人和少数裔在学术圈竞争同一个岗位,如果中国人的简历不是比对方高出很多,基本上是拿不到的。有次和几个少数裔的朋友一起吃饭,她们自己也说,我们申请学校的时候都会特别强调自己的种族,这样申请就会容易很多,你们中国人走读书这条路真的太难了。

上个月遇见了一个哥大学社会学的中国二代。因为以前遭遇过白眼,所以现在遇见华裔也不问有关家庭和语言的问题了。聊着聊着,她主动跟我说,她爸妈来自中国。我表现出有些惊讶的样子。没想到她居然很兴奋,说, “哇,是不是我看起来不像中国人!”。看来也是一个想摆脱中国人身份的ABC。后来我们聊到升学。我说你们亚裔太不容易了,要比少数裔优秀很多才能进同等档次的学校。她说,你这样讲不对,因为美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能来美国,本身也不是普通人,比如我爸是大学教授,他能很容易地找到工作,我们家的经济也有保障;但是黑人在历史上原本是受压迫的无产阶级,本来起点就低,必须要给他们一些补偿。

我觉得她的话也挺有道理。我的爸妈曾经也是受压迫的阶级,也多亏了历史的安排,不然大学哪有他们这些穷苦人家孩子读的份。终于从落后的起跑线追平了,长相上也不会吃太多亏。但黑人即使得到机会读了大学,在很多人的心里,却总是摆脱不掉“危险”的外貌标签;如影片里所描绘的南方,黑人“低人一等”就是奴隶主后代心里根深蒂固的想法。现代社会给与黑人一些补偿也情有可原。亚裔不爱反抗,默默忍受了升学被歧视的份。白人更不敢发声,原本就是反种族歧视的重点关注对象。

不久前纽约大学在黑人活动周供应炸鸡和西瓜汁被引发种族歧视的讨论。这个新闻间接模仿了谢耳朵在《生活大爆炸》给黑人系主任送有关农奴的经典电视剧《根》的举动。有点气愤有点好笑,更多的是无奈,媒体在种族歧视的例子下,通常不会给歧视者发声的权利。有关歧视亚裔的新闻也不少见。有时候觉得是否大伙儿真的玻璃心了。模特Gigi Hadid模仿佛像的单眼皮被指责种族歧视,杜嘉班纳的模特故意画了小眼妆也是种族歧视(不过杜嘉班纳的那组广告和推特的留言的确过分了)。说个自己经历的,有天我在我工作的医院买午饭,刷卡时,营业员拿着我的卡问,你要帮你后面那位老太太刷吗?我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应该是把我当成后面白人老太的看护了。我看起来的确也和医院里常见的中国人看护差不多,所以也不怪她了。我同事说,这个歧视的程度足够整出一个新闻来。随着种族歧视逐渐细化,人们变得越来越敏感。《绿皮书》里托尼的扮演者原本是金发深眼眸的丹麦人,头发染黑画了眼妆办意大利人,片中还不止一次开了意大利姓氏的玩笑,是否这样的表现手法也会被当作是制作方在歧视意大利人?

这部电影也算是给了白人一个小小的抱怨机会吧。不是每个白人都受过高等教育见过世面,也不是每个白人都要活得道貌岸然。我生长在一个小环境里,我没见过很多和我不一样的人,我只见过吃炸鸡的黑人,我觉得你看起来就是一个喜欢吃炸鸡的人才买了炸鸡,你能不能也理解一下我的见识短浅和心直口快。

其他网友回答

该片讲的是美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故事。主人公托尼是纽约一家夜总会的保镖,意大利裔,擅于利用各种手段平息暴力冲突。夜总会歇业期间,他获得了一份周薪很高的工作,那就是做黑人音乐家唐·谢利的司机和保镖,为唐·谢利去美国南部巡演提供服务。但他其实是一个十足的种族主义者,非常歧视黑人。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他们一路南下,互相都有点看不顺眼,却又迫于各自的需要不得不容忍对方。期间发生了很多事,经过不断磨合,两个原本不可能成为朋友的人最终成了朋友。

故事的主线是托尼和唐·谢利在巡演过程中不断发展和深化的关系。一开始,托尼被设置为一个非常歧视黑人的人,但故事后来的发展,却完全脱离了最初对托尼的这种人设。整个故事在政治正确的框架内显得非常平淡,就算有那么几个场景,好像矛盾一触即发,但往往也是以托尼妥协结束。总体而言,托尼这个人物在整个故事里显得脸谱化,像西部牛仔的套路,几乎看不到人物的内心的改变。重要的是,故事开始时的托尼是一个连黑人用过的杯子都要丢掉的人,他忽然就愿意为一个黑人打工,甚至不惜跟人动刀动枪,这显然不合情理。虽然电影里明示他是为了钱才这样做,但又不断暗示他其实有其他选择,不得不说这非常矛盾。

故事的另一条线是唐·谢利在巡演过程中的遭遇。尽管他竭力按照专门指导黑人出行的《绿皮书》行事,但他还是一再遭遇来自白人的各种威胁。这些桥段在许多电影中都出现过,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而且千篇一律都由托尼出面摆平,充满个人英雄主义。

有人说《绿皮书》是对于质朴、简单的故事的回归,让人在笑声中收获温暖。还有人认为,其剧本扎实工整,体现了好莱坞的成熟功力,因为它颠覆了种族题材中的人设,具有很好的喜剧效果。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一路上,唐·谢利和托尼都在影响对方的同时被对方改变。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唐·谢利逐渐接受了嘴角常带着狡猾微笑的吊儿郎当的托尼;原本充满种族歧视的托尼也似乎对黑人唐·谢利变得友好起来。唐·谢利在黑人酒吧免费演奏了一场,可以看作他不再刻意拒绝接受自己所属的种族,完成了自我与自我种族的和解。之前托尼对那个德国裔提琴手充满偏见,后来他们在餐厅里的碰杯,则代表一种民族之间的和解。尽管这些意在体现人与人的和解,而且都是好莱坞擅长的东西,但仔细看都显得牵强而不可信。

托尼和唐·谢利的矛盾冲突在影片里被弱化了,甚至到了矫揉造作的程度,这使得电影中那条和解的主线自始至终都显得疲软而缺乏力度。影片通过那个德国裔提琴手的嘴提及,唐·谢利去美国南部巡演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利用自己的成就,打破美国南方各州对黑人的偏见,但一路走去,却成了唐·谢利的冒险之旅。尤其缺乏说服力的是,唐·谢利竟然可以通过美国总统的施压,来解决自己身陷囹圄的困境,这实在太夸张了。

要说,这其实是一个平庸之作,寡淡无味,就像可乐兑了过量的水。尽管编剧试了很多手段,得到了一个圆满的故事,但真人真事的原型像紧箍咒一样把它限定死了。虽然真人真事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噱头,但在创作者而言,其实也是一种负担,这注定其只能小打小闹。那么,这部电影为什么会获奖?想来想去,只有一个理由,那就是这部电影政治正确。但对美国所作所为有一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这种政治正确相当虚伪。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