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纪晓岚科举考试

网友提问:

在历史上,纪晓岚是如何帮助老家的亲戚在科考中作弊的?

优质回答:

科举制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选官制度,自隋唐到明清,已经有了1000多年的历史。科举制不仅为中华帝国选拔了大量人才,同时也传播到东亚文化圈的其他国家,甚至成为英国文官制度借鉴的来源。

纵观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科举制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作弊与反作弊的历史。从隋唐到明清,都有着大量的科场案,在应对这些作弊行为的过程中,科举制也在不断发展完善。从夹带小抄到雇请枪手,各种作弊手段应有尽有。

素有“大唐第一枪手”称号的温庭筠可以算得上是枪手行业的鼻祖了。由于他的道德品评不佳,屡试不中,也就通过帮人作弊来发泄不满。他每次参加科考,都会帮助周围的考生作弊。相传,在一次科考中,他当着考官的面,帮八位考生答完了考卷。

当时的科举号称“三条烛尽,烧残士子之心;八韵赋成,惊破试官之胆。”他不仅自己按时答完卷,还能帮八人答卷,可以说是神乎其技。除了雇请枪手,还有用身体各部位夹带小抄、将经书写在衣服上等作弊手段。

而要称历史上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就是纪晓岚帮同乡的士子作弊一事了。

这一故事出自二月河的《乾隆皇帝》一书。纪晓岚是直隶河间府人,据说有一年顺天府(今北京地区)乡试,有许多考生都是纪晓岚的同乡,便央求纪晓岚在考试中打点关节。而纪晓岚也难免有一点私心,也想在科考中照顾同乡考生。恰巧那年乡试的主考官王翰林是纪晓岚的门生。于是纪晓岚就想找王翰林帮忙。

纪晓岚是个聪明人,自然知道皇帝严打科场作弊。他自然不可能直接让王翰林在评定名次时照顾同乡考生,要办好这件事还得想其他办法。科考前夕,王翰林前来拜访纪晓岚,顺便谈谈口风。他说:听闻纪大人的同乡在本次乡试的名单之中,在科考中若有困难,我愿尽绵薄之力。

纪晓岚对王翰林感到十分欣慰,但也有顾虑。万一事情败露,不但自己人头难保,王翰林也吃不了兜着走。他略一思索,对王翰林道:有劳王大人费心,不过,我这几个亲戚都是平庸之辈,连“也”字的钩都不会挑,断然不能中榜。王翰林会意,也知道了该怎么做。

王翰林走之后,纪晓岚修书家人,要求今年乡试的,写“也”字不可带钩。考生依计而行。果不其然,考试结果揭晓之后,纪晓岚同乡考生有八人都榜上有名。这样一来,在云淡风轻之间,就帮了同乡一把。纪晓岚的计策不可谓不妙!

然而,这只是小说当中的剧情。在真实的科举考试中,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首先,考官阅卷时有弥封和誊录制度。这一制度首创自武则天,在宋代正式确立,到明清时期,已经成了科举考试的标配了。所谓弥封就相当于今天考试的装订线,考官看不到试卷的名字。所谓誊录,就是将考生试卷再抄一遍,用抄本阅卷,就算考生想在某几个字上留印记也是不可能的。因此,纪晓岚的妙计是不可能实现的。

其次,考官有别头制度,一不小心就会受到参劾。别头制度也就是回避制度。王翰林与纪晓岚的门生关系在考试中是要求回避的,并且对于考官的监督相当严格,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受到弹劾。

第三,古代对于科考作弊刑罚严厉。在科举制实行的年代尤其是明清时期,政府对于科考作弊的惩罚十分严厉。一旦发现作弊,要么流放,要么杀头。洪武年间的“南北榜”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哪怕有一点不公正,都会受到严厉的刑罚处罚,远远超过今天的惩罚力度。

由此可见,所谓纪晓岚帮同乡作弊一事不过是小说的艺术加工,大可一笑置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考试还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啊!

其他网友回答

考试和作弊仿佛从古至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二者在一定时间虽是相辅相成,但好在每个时代,每个朝代都有着不同的方法对此举进行着这样和那样的制约。科举制和现代的公务员考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去其糟粕、继承精华的发展,而前者又是后者的前世今生,而总的来说都是为了国家选拔、选举出有利于国家和百姓的好“干部”。

可在民间的一则小说中,曾经流传着这么一段脍炙人口并被很多人视为茶余饭后消遣时光的故事,这段故事有关于乾隆时期的大学士纪晓岚。虽然这个段子动摇和崩毁了《铁齿铜牙纪晓岚》对于纪晓岚两袖清风、文质彬彬且刚正不阿的人设,但却有着那么一丝现实主义和纪实主义的精神,很是值得大家去玩味,可大家万不可信以为真,因为小说故事、也只是小说,不能成为研究历史人物的根据。

在这本小说中,他极爱那个每个人的人物都写的有血有肉,且富有朝廷政治中独特的味道。这个故事发生在纪晓岚一路扶摇到大学士职位后的一次科举中,因为这次考试中有很多其的同乡,所以这些人便在考试的前夕去纪晓岚的府邸拜拜这个“码头”,并想通过此次的见面希望纪大人能够帮助和提携提携自己,纪晓岚出于培养势力以及念及同乡之间的情谊便在不言中进行了默认。

在乾隆年间,虽说在帮助同乡或熟人进行作弊的官员也有许多,但出于自己的自保以及不让政敌抓住自己的辫子,纪晓岚在和当时科举考官进行交代的时候就别有一套自己的办法。好巧不巧的是,当时考试的考官正是纪大学士的学生;通晓朝廷政治韬略的考官在知道了此次科举考试的名单中有一些自己老师的同乡时,还没等纪晓岚发话,其就已经去纪府探探其的口风,并推断自己在此次考试中应该做什么,并需要怎么做。我们从纪晓岚以沉默对答同乡的要求这一举动中,就可以推断出纪大学士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所以在其面对学生的询问时,只是哈哈一笑,并用非常公正道义的语气说出了“我的同乡都是“也”字不带钩的半吊子,怎么能有幸中榜呢?”

其实啊,这句话虽然是一种否定的态度,但却是一种手段。这就是“不表态中有态度”的一个境界。纪晓岚在考官学生的好心提醒下没有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这其实是一种“一箭三雕”,一是保全了自己,二是保全了学生,而这三便是让自己的同乡顺利中榜。

纪晓岚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后,便和同乡交代在写考卷的时候对于“也”字统统都不要打钩,而早已心领神会的考官便也依靠老师纪晓岚对于自己的这种隐性“指示”进行暗中操作,所以在最后,纪晓岚的这些同乡便统统榜上有名,顺利入朝为官了。

虽然这是一则民间虚构的故事,但这部小说对于“纪晓岚”这一操作的描写,实际上便是暗中讽刺了当时朝廷科举考中的官员考官,对于“个别”势力的徇私舞弊,对于“个别”势力的暗中照顾。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的纪晓岚除了有文才,还有他精力亢奋、“日御五女”的典故,作为内阁学士,他也担任过《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经常担任考官,抓的就是作弊现象。

主考官也敢帮人作弊?

那纪晓岚就是活腻了,在乾隆手下当差,敢这样挑战皇权,早就不知道死多少回了,封建王朝对于科举程序制度把关相当严格,胆敢这样做的人也有,比如雍正朝的河南学政俞鸿图,他在监考的时候被查出来作弊,对他来说这其实也是一件挺冤的事,因为他根本不知情,都是家仆和小妾串通捣鬼,结果事发后他本人被判腰斩。死的时候身体都斩为两段了,上半身还很清醒,用手指蘸血,在地上连写了七个大字“惨惨惨惨惨惨惨”。雍正皇帝也正是因为俞鸿图的案子,大发恻隐之心,废除了腰斩之刑。

纪晓岚帮老乡作弊的说法,应该是二月河的小说《乾隆皇帝》里流出的。

说某一年顺天府乡试,纪晓岚老家好几个子侄都报名参加了,纪晓岚有心帮助,但又不想自己摊上事儿,于是想了个鬼点子。主考官王翰林恰是纪晓岚的门生,人家王翰林很尊重纪晓岚。临考前上门来探一下纪晓岚的口风,我该怎么帮帮你那几个子侄呢?

纪晓岚大义凛然:嗐,千万别帮!这哥几个都不是能成器的家伙,帮也白帮,为什么这么说呢,老王我告诉你,说出来你都不信,这几个傻小子连“也”字都写不利落,正常人最后落笔那一笔画是竖弯钩,这几个傻小子都能愣给写成竖弯没钩,你说好笑不好笑!

王翰林一听,嗯,好笑,好好笑。心里话说,嗯,我要听不出来您这言中之意,那我才是好好笑呢。

果不其然,在乡试的试卷中,王翰林一眼发现了其中的几份卷子中的“也”字都留有“记号”,最后的结果,不用问了,纪家子侄全都高中,皆大欢喜。

这个故事还有其他版本,比如,用的不是“也”字,而是“之”字,纪晓岚跟王翰林说他家那几个不争气的子侄写的“之”字最后一笔不是一“捺”,而是“一横”,道理完全相通。

不管用的是“之乎者也”,那都是戏说,在真正的历史上都不会发生。原因很简单,清朝的乡试制度很严格,对这些小九九早有防范。

清代各地乡试的考试题目必须由专人刻字印刷,一张多余的也不印刷,答错了怎么办?好办,三年后再来!

每场考试之后收上卷子来,第一步先把姓名那一栏全部密封,叫做“弥封”,这样就防备考官有作弊的可能,让考官们对不上名字,不知道试卷是谁写的。

那么我如果像上文所说的用特殊笔迹留记号呢?

早知道你小样儿的会来这一套。

弥封之后,为了杜绝判分的考官通过辨认笔迹、卷面记号等方式串联作弊,还有一个标准流程,那就是再找专业抄写员把每份试卷全部按照考生的答案重新抄写一遍,抄错了怎么办?没关系,还有一道保险,抄写完的试卷还得由校对员再校对一次,看考生原卷与抄写卷有无不一致之处,保证考生利益。

抄写并校对后的试卷最后自然是被送到判卷的主考官手里,那么主考官还能不能从中找出蛛丝马迹,体贴一下裙带关系?

难上加难!

因为评卷官员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主考官只能通过随机抽签才能拿到自己将要批阅的试卷,这就意味着即便是拿下其中一个主考官,照样没用!

其他网友回答

科考作弊,是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相伴而生的丑陋行为。

现代的高考,有人作弊;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样有人作弊。

众所周知,古代科考制度森严,考场里,苍蝇都飞不进去,考生携带的糕点都要切开检查。考生进入考场以后,立即关门上锁,直到考试结束。

即使这样,但作弊者仍不乏其人,纪晓岚就是其中的一位。

科举考试中,如果作弊,考生就不用说了,监考官员也要处以重刑的,所以一般人不敢轻易作弊。

纪晓岚是科举出身,并担任过几次乡试、会试主考官,对防范考试作弊的一些规定十分清楚。

有一年,纪晓岚老家的几个侄子们,要参加科举考试。作为长辈,纪晓岚自然希望他们高中,但心里也是没底儿。

当时乡试的主考官是王翰林,他想讨好纪晓岚,便有意攀附,前去拜访纪晓岚,暗示愿意帮助一下纪氏子弟。

纪晓岚当然乐意啊,可是,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一经查出,王翰林是要牵连治罪的呀,不能连累人家。

纪晓岚,终归是纪晓岚。他对王翰林说:“我们纪氏子侄们大都不成器,写个‘也’字,连钩都不会挑,我断定他们不能题名。”

“也”字不挑“钩”,这不就是记号吗?王翰林是个聪明人,当时就明白了纪晓岚的意思。

就这样,试卷中遇见“也”字没有勾的,一律通过。

就这样,一招悄无声息的换字大法,让纪晓岚的侄子们轻松地都中了举。

纪晓岚“也”字不挑钩的作弊手段,直到几十年以后,才从纪氏的后人口中传了出来。

不过,那时纪晓岚和那年中举的子弟们都已经作古了,所以也没有引起什么风波。

其他网友回答

(皇帝有时也监考)

大家别信啊,这只是影视剧的杜撰。因为在真实的考试中,这种看似高明,实为小儿科的手段,是不可能发生的。

一、武则天独创了弥封和誊录的阅卷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

弥封就相当于现在的装订线,任谁也看不到名字。誊录就是派专人把试卷再誊写一遍。考官阅的是誊写之后的内容。所以,在考卷上做记号的方法是行不通的。

二、古代作弊,要么充军流放,要么杀头谢罪。

情节较轻的,赶出考场,不但永不录用作弊生,此人往下三代都不得参加科考。

据说徐霞客就是因为其祖父科考作弊,自己一生不能参加科举。

情节中等的充军发配、施杖刑。清朝律令规定,参与作弊的官员,戴枷示众三月,杖刑一百,然后充军流放。

情节严重的杀头连坐。在清朝的三大舞弊案中,牵连受株者数百人。

古代对作弊的惩罚力度远超现今,因违法成本太高,所以很少有人敢参与作弊。

另外,还有避嫌的制度,纪晓岚与主考官的门徒关系,注定他们在考前是绝对不能见面的。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