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专家说丨冬令补肾,养好精气神



审稿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男科主任、主任医师 郭军

冬天是阴气盛极、阳气潜藏的季节,中医养生素有“冬主闭藏”的说法。提到“冬藏”,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静止不动就能养精蓄锐,这其实是个误区。

“冬藏”的目的是为了藏精纳气,保护好“精、气、神”,提升身体免疫力。生活中,如果经常觉得力不从心、容易疲劳、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可能是“精、气、神”出了问题。

若不加重视,长期保持这种状态,会影响脏腑功能,容易诱发疾病。因此,不妨在冬令时抓住“进补”黄金期,给自身“精、气、神”加点油。


总是无精打采——固精


现代人无论男女,都推崇精致生活,很在乎自己的容颜气色,也时刻关注情绪问题。但繁忙的工作、琐碎的家事,有时难免让人难以保持最佳状态,经常看起来无精打采、面色萎黄、情绪低落。

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外在压力导致,很可能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中医认为,一个人看起来是否神清气爽、容光焕发,与肾精的充足程度密切相关。《中医大辞典》解释: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在传统医学看来,“精”即是肾精,是父母先天给予,并通过后天脾胃生化之精气所得到的精微物质,是生命的来源。“精”除生殖之精外,还包括精力、体力、免疫力等,是人体的“看家老本儿”。

如果肾精不足,生命活动就等于失去了“靠山”,轻则有面色差、情绪焦虑压抑、干什么都提不起劲儿等表现,严重者会导致各种慢病缠身,甚至出现早衰。

中医认为,“肾主冬,重养藏”,其中,藏的就是“肾精”,抓住这个重点可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黑色入肾”是大家熟知的概念,中医指出黑色食物大多有补肾的作用。


平时生活中,可经常吃些黑枸杞、桑葚、覆盆子、黑豆、黑芝麻、黑木耳、黑米、海参等药食同源之品。



黑枸杞性平、味甘,有补肾益精的功效。平时可以当成零食,也可以取适量用温水冲泡代茶饮。

古籍记载:“桑葚,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现代医学证实,吃桑葚能增加机体免疫力,抗氧化、抗衰老。桑葚可以直接嚼服,也可以泡水或泡酒喝。

覆盆子作为中药材,有益肾固精缩尿、养肝明目的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尿频遗尿、遗精滑精。

经常唉声叹气——补气


生活中,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情况:

回到家就躺下刷手机,懒得说话;

平时爱“长吁短叹”,总是习惯性的“叹上一口气”;

经常感到胸闷气短,爬两层楼就喘;

即便没有较大的运动量也会出汗不止……

从中医理论来说,这种表象背后可能隐藏了一个健康问题——气虚。

中医将“气”认为是身体的一种功能,在机体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由于气是“流动”的,所以可以促进、推动生长发育,温煦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防御疾病侵袭,固摄人体津液(血、汗、精、唾液、尿、白带等液态物质),防止其无故流失。

当人体气机失调,包括气的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时,就会导致气的功能减退,出现气虚、气陷、气逆、气郁等健康问题,表现为气短懒言、疲惫乏力、头晕眼花、咳喘头痛等。

中医有“人到四十,阳气不足”的说法,强调的就是补气的重要性,提出40岁后要注重补气。另外,在人体之中,“气”还是维持生命的动力。

气不足有很多表现,比如有的人每到冬天就要感冒几次,有的人即使吃得很少也长肉,有的人说话声音低怯……这些问题都是由于气不足所导致的。

此时,可以补气养阳,具体的方法是人参配肉桂。人参为“百草之王”,最擅补气,是中医治疗虚证的第一要药,能大补元气、生津养血;肉桂有温肾助阳、温通经脉的功效,可补火助阳。这两味中药日常食用很方便,可直接泡水喝或在炖肉、煲汤时放一些搭配进饮食中。

与此同时,补气还可用点黄芪。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可改善因肺、脾气虚引起的乏力、自汗、水肿等问题。

当然,人参、肉桂、黄芪不是吃得越多越好,还是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运用科学配比来调养更安全有效。

记忆差反应慢——养神


很多职场人经常抱怨工作太累,身心交瘁。在日复一日的消耗中,渐渐失去了竞争优势。相反,那些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执行力强的人往往能成为职场达人。

中医认为,看一个人的健康状态,不仅看“身”,还要看“神”。

中医理论中,“神”是人体一系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主导,是机体的最高司令官,神气充足则思维灵活、精力充沛,神气涣散则身弱,人会变得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思维僵化。

中医强调,神最易受琐事所扰,所以一直强调清心寡欲、平和心态以养神。

现代人压力普遍较大,工作中,一定要对自己有一个合理、恰当的评价,不要拿自己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更不要过分追求完美。要学着主动寻找乐趣,不在某件事上斤斤计较,让自己的心态变稳定。

除了心理调节,日常养神,还可以适当用点中医药,比如杜仲雄花、黄精。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杜仲雄花具有安神促眠的作用。睡前喝杯杜仲雄花水,可改善睡眠质量。

《博物志》称黄精可以长生,指出其有补益五脏、滋养气血、宁心安神等功效,在治疗头晕、腰膝酸软、肾精亏虚的药方中,常常能看到黄精。

想要“精气神”,补肾很重要


精、气、神虽“各自为营”,有自己的“主导功能”,但又密不分可,是个有机整体。所以,中医将其誉为人体“三宝”。用一个通俗的比喻形容它们的关系,即生命起源于“精”、维持于“气”、体现在“神”,三者彼此相依、互相助长。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善养生者,必宝其精,精盈气盛,气盛则神全,神全则身健,身健则病少。”想要固精、补气、养神,其实不复杂,只需掌握一个关键——补肾即可。

古代养生大家一向重视填补肾精,积累出许多补肾精的经验,“固本培元”便是其中之一。所谓“固本培元”,就是指巩固先天肾气,肾补足了,人就能强壮无病。补肾的方法并不难,常言道,“睡个好觉,胜过补药”。

建议冬天尽量早睡晚起,以积蓄阴精,尤其是老年人。晚起对很多人来说可能难以做到,但一定别熬夜,坚持早睡。平时,还可多按揉丹田(位于脐下三寸)、命门(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等补肾藏精之穴。

特别提醒,补肾对于男性而言更加重要。对于易疲劳、力不从心、提不起劲等缺乏精气神症状严重者,可在科学调补的基础上,配合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保持健康好习惯。


远离烟酒:尽可能戒烟限酒,烟和酒中的某些成分对肾脏有损害。

饮食调整:多吃能养护肾气的食物,比如黑芝麻、木耳、黑米等,将它们搭配进饮食经常食用。

保证睡眠:充足的睡眠可调整人体气血,有利于积蓄阴精。

适当饮水:喝水可以帮助机体排出毒素,减少肾脏负担。

注意节欲:性生活不要过于频繁,否则会使肾精过度消耗。

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只有动起来才能“活”。如何锻炼,中医认为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方式更能激发精气神,补养肾气。▲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