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能否简析《木兰诗》的含义,和战争略写的用意?
优质回答:
主要是花木兰女扮男替父从军,英勇杀敌凯旋而归,巾帼不让须眉,
其他网友观点
保家护国人人有责,女人半边天的推崇。
其他网友观点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并称为“乐府双璧”。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双璧”是指民间乐府诗歌而言的,并不包括文人主动自发的创作。
《木兰诗》在乐府中的地位,属于民间叙事诗
南北朝时期的“乐府”诗有泾渭分明的两部分:
其一是属于南方抒情为主的文人乐府,用辞雅致,情感细腻,以描写情爱为主,比如著名的《西洲曲》,其中名句为: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其二是属于北方叙事为主的民间乐府,用辞质朴,行文简练,以讲述情节为主,比如《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等。
《木兰诗》作为“乐府双璧”,其实只是代表着北方民间乐府的最高成就之一,属于民间派系。
但是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谈,抛开乐府的民间或者文人取向,从叙事诗的角度来说《木兰诗》,能发现这些诗歌的另一种特色。
叙事诗的发展有一个明显的过程,《诗经》时代往往是一句、两句的片段化叙事,诗人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到了楚辞时期才有了完整的叙事诗。
直到汉代蔡文姬《五言悲愤诗》的出现,才真正让人们看到一个形式工整的叙事诗是什么样子: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这是蔡文姬汉末时期沦落匈奴生下子嗣,即将返回中原不得不与其子分离时的场景。抛开故事内容不谈,其给人的阅读感受已经和唐朝时期杜甫等人的叙事诗非常接近了。
而《木兰诗》的形式和这样的诗歌同样很贴近,只不过用语稍显民间化,其中偶尔会出现一些违和感。
我们来看这一句: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是其中对于木兰从军之后战争的描写,十年战火被压缩在前四句之中。
不说这种技巧是不是民间文学能达到的,单说其用辞、结构等方面的特色就有非常浓厚的文人色彩,这与这首诗中的其他语句对比非常鲜明。
这就说明,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著名的民间叙事乐府诗歌,其实不仅仅来自于民间。故事的主体是民间传说,但语句其实是经过了文人的润色。
《木兰诗》的故事主题,在于传奇而不是忠义
《木兰诗》经过文人的润色之后,其结构布局对于主题来说有了更鲜明的倾向性。
那就是表述的是木兰故事的传奇性,而不是为了国家、民族而征战。
试想,从军打仗自古便是男儿,那么当一个女子装扮成男人替父从军,是不是显得非常具有传奇性?
这才是符合民间故事的调性,要以传奇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才能引起普通人的兴趣。
那么,既然有了替父从军的主题,那么就要讲述木兰的经历,家人对这件事是什么态度?木兰如何奔赴战场?战争结束之后木兰是否还活着?活着的木兰又有着什么样的结局?
这些才是人们真正关注的焦点所在。
那么,如果在这首诗中详细描写战争,那么为了吸引观众,必须要写得精彩跌宕,必然会有着惊险万分的描绘,这无疑会冲淡故事的传奇性。
人们对于木兰从军这一件事情的关注,转而变为了对于战争场面的热忱,岂不是跑题了吗?前面所做的铺垫以及后续的故事,就会以战争部分为分界点,明显断成了三节。
这才是对叙事诗整体性的破坏。
所以,战争十年仅仅用六句话一带而过,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凯旋而归的木兰命运如何,这样的故事才更为顺畅,也更为符合阅读的习惯和心理。
要知道,古代所有的诗歌,尤其是叙事诗,都是要考虑读者的感受,并不是像今天很多人所说的那样,写给自己看。
古代的文人诗歌是向社会表达自身的“情志”,所以自然需要读者来共鸣;而叙事诗本身就是以故事的形式来达到传播的目的,自然需要读者的理解。
所以,分析这样的叙事诗歌,尤为需要站在读者的角度来看待整首作品,因为在创作的过程中,这也是作者的考量。
《木兰诗》故事的衍生,背景在隋唐时期
《木兰诗》讲述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结局仅仅在于其凯旋归来。
但这种故事的传奇性又非常得高,深受民间欢迎,以此为题材的衍生作品也非常多,最为著名的就是《隋唐演义》当中为其改编、续写的故事。
《木兰诗》的风格很像唐诗,在隋唐之际被人润色的可能性非常高,所以时代的背景也带有浓厚的唐朝色彩。
《隋唐演义》中,花木兰还是和诗中一样,属于少数民族的部队,但并不是打了胜仗凯旋,而是做了俘虏。
恰恰俘虏了她的军队是一支全由女子组成的部队,她也因此而得以活命。
这里面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逻辑推测,就像诗中所言:
同行十二载,不知木兰是女郎。
那么,花木兰的相貌以中国的自然审美来说,作为女性自然是极为丑陋的。
但是花木兰有一个妹妹,叫做花又兰,却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女子,后来嫁给了罗成,所以花木兰又成为了一个和主角势力同一阵营的角色。
这样安排无非是因为花木兰在民间的形象是正面的,一位女子如此勇敢、善良、孝顺,如果还要变成隋唐英雄们的对立面,那这些英雄就不够英雄了。
而对于花木兰的结局,有说其嫁给了当时的可汗,有说她因为不想嫁给可汗而自杀的,不一而足,反正是故事的一个分支,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
但是,从这一现象当中我们可以看出,“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是有着非常高的影响力的,并且这是一位正面形象,在故事素材的处理上明显需要考虑民间的接受心理。
所以,不论是《木兰诗》还是小说演义里,对于花木兰参与的战争都是略写的,不让带有高关注度的战争描写抢了“木兰”的风头。
这样才会使得故事的主题更为鲜明,不至于喧宾夺主。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其他网友观点
《木兰诗》是北朝民歌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与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壁。《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正是南北朝对峙的时期,战争是这个时候最突出的现象,整个北朝的历史几乎与战争相始终。本诗通过对木兰代父从军,沙场征战和荣归故里的叙述,塑造了木兰这一爱国爱家、不慕名利、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纯朴的优秀品质。本文详略得当,布局合理。木兰一去十二年,会有许多事情发生,作者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集中描述了木兰出征前的准备、途中的情况、归乡时家人的兴奋喜悦情景和木兰恢复女儿本色的一系列行为,至于木兰的容貌、武艺、尤其是木兰如何在现场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却高度概括,很简略。这样安排,能够很好地突出木兰奔忙的情态和木兰对父母亲人的真挚情谊,有助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好地诗歌的主题服务。
其他网友观点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篇叙事民歌,记叙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归朝却辞官回家的故事。故事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有时惜墨如金,写得极简,有时却泼墨如水,尽力铺排。比如用较大篇幅写了出征前、出征后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却对她在战场中的表现仅仅用“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三十个字一带而过。略写的用意是什么呢?
一、刻画人物形象的需要。木兰是女儿身,刻画的形象不仅要突出家国天下的英雄气概,更应体现有血有肉的儿女情怀,沙场点兵快意杀敌的惨烈一点而过,就体现了这种安排,机杼声声的劳作,市井生活的鲜活,姐弟情深的温暖,暗香盈袖的闺房远比“一朝英雄拔剑起”要更吸引木兰,更符合木兰的本性。
二、主题深化的需要。《木兰诗》并不推崇战争,它并不宣扬尚武精神,而是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对战争的详尽描述会弱化这一主题。
其他网友观点
《木兰诗》主写孝道,兼及忠君爱国,功成不居的英雄主义精神。为彰显人伦无常之父母恩厚之孝道,为君王献身的忠义。主要体现的是不辞辛劳的古代女性的奋斗精神,笑颜面对种种艰难险阻。所以简写战争。
但是其中更反映了古代百姓边民的艰辛无奈,战祸连绵,政苛严酷,兵役杂役繁重难当,即是父亲年老体衰也不能避免。逼迫年幼之身的弱女子木兰不得已走向刀光剑影的战场。内里藏着边民百姓多少愁苦怨屈,和无处逃避无可奈何的动荡生活。
《木兰诗》流传久远,朗朗上口,是民间广为传唱的精品佳作,辞雅意深。
又有古文《木兰从军》
原文: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
注:此古文不是《木兰诗》,是《木兰从军》。互为参照。
本诗主旨: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木兰从军》
意思是男子可以做的事情女子未必不可以做,我看到木兰从军的事情后就更加相信这个道理了。
主体诗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南北朝佚名《木兰诗》
看这,雄兔两只脚时常动弹,雌兔两只眼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别)。雄雌两只兔子一起并排着跑时,怎能辨别出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
《木兰诗》是中国诗史上罕有的杰作,诗中首次塑造了一位替父从军的不朽的女英雄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
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木兰完满具备了英雄品格与女性特点。天性善良勇敢,沉着机智,坚忍不拔,是木兰英雄品格之必要内涵,对父母对祖国之无限爱心和献身精神,则是其英雄品格之最大精神力量源泉。
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从“不闻爷娘唤女声”到“木兰不用尚书郎”,从“木兰当户织”到“着我旧时裳”,始终不失其为女性之特点。故木兰形象极为真实感人。《木兰诗》创具一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其特质,乃是中国人传统道德精神、乐观精神及幽默感之整合。
这种中国气派之喜剧精神,实与以讽刺为特征的西方喜剧大不相同。
《木兰诗》充分体现出中国民歌之天然特长,铺排、夸张、象声、悬念的突出运用,对于渲染气氛、刻划性格,效果极佳。
热门信息
阅读 (128)
1 童子命的口诀对照表,是不是童子命一查就知道阅读 (88)
2 让男人爱你的咒语——和合术咒语阅读 (71)
3 自己怎么简单的做和合术?找道长做快速挽回阅读 (70)
4 和合术真都有用吗?效果好吗?阅读 (68)
5 阳宅风水学入门图解大全100例,让你马上成为风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