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蛮讲

蛮讲,又称蛮话或蛮讲话,是中国浙江省温州市南部和东南部一带的一种方言,分为两支:一支为泰顺蛮讲,使用者居住在泰顺县;另一支为苍南蛮话,使用者居住在苍南县东北部沿海一带。泰顺蛮讲是泰顺县的原住土语,百越语与汉语的融合体,语式多样,辞彩丰富。泰顺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上古时期居住着古东越人,明景泰三年分疆立县,除西北部分地区与东端一小片以外,大部分地区通用蛮讲语,以蛮讲为母语的人口约有二十余万人。蛮讲先民信奉闾山教,族群神祇为“佛姨妮”(顺天圣母陈十四娘娘),蛮讲人居住的地方称为东山越。蛮讲为“闽讲”的谐音。作为境内的代表方言,蛮讲不断地影响着当地其它方言,同时也不断地受周围方言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方言特色。苍南蛮话主要分布在苍南县的东部沿海地区,通行蛮话的乡镇有:钱库、夏口、陈东、芦浦、仙居、项桥、新城、炎亭、白沙、海城等。蛮讲分布在泰顺县的中部、南部和西部地区,主要乡镇有:泗溪、凤垟、三魁、下洪、仕阳、东溪、雅阳、柳峰、筱村、岭北、南山等。蛮话和蛮讲的主要区别在于蛮话受瓯语(温州话)影响较大,特别是语音系统基本上向瓯语靠拢,如:“东、通、同”三个字声母不同:“东”的声母不带音不送气;“通”的声母不带音送气,“同”的声母带音不送气,具有一般瓯语的特点,因此人误以为蛮话应同瓯语一样。至于蛮讲则直接和福建寿宁话连成一片,属于闽东话系统,保留着古闽越语的许多特点。至于蛮话究竟属于闽语还是吴语尚无定论。蛮话和蛮讲虽有相同之处,如:“有”的主要元音都是u,“没有”都说“无”,“吃”都说“食”,“打”都说“拍”,“猪、桌、抽、丑、虫、迟、除、场、沉、潮、郑”等字的声母都与闽语相同或相近,但相互难以通话。男孩,蛮话和蛮讲都说“丈夫囝”;女孩,蛮话说“作母囝”,蛮讲说“做母囝”,与闽语相同或相似。据统计,泰顺讲蛮讲的有20万,苍南讲蛮话的有25.4万。蛮讲与闽语各话为同源关系,但却与闽东语的福宁片(北片)沟通困难;另外一方面,蛮讲又受到了吴语温州话很深的影响。因此,语言学界对于蛮讲的归属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中国的语言学家或认为归属于闽东语,或认为归属于吴语,没有定论。《中国语言地图集》将蛮话(蛮讲)归属于闽东语,和侯官片、福宁片为并列关系的片区;ISO 639-6则将蛮话(蛮讲)当作闽语之下的一个分支,与闽东语是并列关系的语言。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相关推荐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