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不见杜甫创作背景,杜甫诗三首写作背景

杜甫诗三首写作背景

杜甫一生好象一共写过三首题为《望岳》的诗。

第一首作于他大约二十五岁“游齐赵”时,当时他襟怀浩荡,眼界空阔,一落笔即云:“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被后人称为是“神助之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二语奇峭;而“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两句写尽望鸟人真切感受;最后两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身在岳麓而神至岳巅,写得有力如虎,遒劲峭拔。

虽没有“登峰造极”而泰山的真形已尽落眼底矣。 这是他青年时面对自然的风度,子在川上,何其洒脱! 十八年后,他在陕西,在去华州的路上,作了第二首《望岳》。

这一次他望的是西岳华山: 西岳 竦处尊, 诸峰罗列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 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 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 高寻白帝问真源。

这一年他四十多岁,正是外面兵荒马乱,内心忧闷不快的中年。这一首《望岳》不如上一首著名。

原因当然多矣,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诗人没有心劲--一二句还来势不弱,可见诗人心力,可是三四句即以“安得”二字借天仙而出我语了,七八两句更是有气无力地说:还是等以后吧……,和前一首《望岳》的后两句相比,同样有“等以后”的意思,可是前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何等的豪迈,而此两句又是何样地消沉! 中年负累,诗心踯躅,皆然也。 中年望岳,诗语嚅嚅,诚然也。

当代著名诗人西川曾有诗句云: 田野上三棵榆树并肩而立 如同老人 女人和孩子 诗句酷似杜甫望西岳诗之一二句,如果不能说这是句出有典,就应该说他们两个于此有同好焉。事实上杜甫的这首诗中,也只有这两句好。

无独有偶,杜甫五十八岁那年,在南方,竟又写了一首《望岳》,这一次,他望的是衡山。 这可是杜甫的老年之望啊,我是真不敢翻读这首诗,真不敢面对杜甫的晚年。

可以想象,老年杜甫的望岳之诗,一定有更多的孤愤和难受。 他为什么要只是远远地望呢? 他为什么不也登上去呢? 是啊,杜甫老先生是多么想登高望远啊,可是,当他终于登上高处以后,他所写的,或者说他所感受到的,却竟然是--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鬃,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就是杜甫著名的《登高》,这就是杜甫的悲剧:于仕途政治,他一生都在远远遥望而徒生叹息,纵有凌云之志,却一直没有飞翔的机会;面对举足可至的自然之高处,他竟然也是远望的时候多而登临的时候少,一朝登临了,自己却已经是垂垂老矣的多病暮年,纵有老骥伏枥的壮心,然而一切却毕竟是晚了!没有哪一颗苦瓜不是结在同一根苦藤上,杜甫当时写《登高》,肯定只是出于直觉和感觉,可是,他竟于无意中为自己的心灵写下了一首“史诗”--如果杜甫只是国家民族的“诗史”,那他作为一个千年的大诗人就是有残缺的,他的诗,同样也是他自己生命的历史,因此,他才无愧于他头上那一顶光芒四射的诗人桂冠! 让以往的伟人们登高望远吧,让我们这些后来者从他们的作品中登高瞩望他们比大自然更为美丽壮观的心灵,以及痛苦。

要杜甫的诗 以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还有杜甫写诗时的年龄

登高 作者: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译文: 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空鸟儿在盘旋。

无边无际的树木萧萧地飘下落叶,望不到头的长江水滚滚奔腾而来。 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

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穷困潦倒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 《登高》赏析此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他55岁的时候秋在夔州时所写。

夔州在长江之滨。全诗通过登高所见秋江景色,倾诉了诗人长年飘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慷慨激越,动人心弦。

杨伦称赞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胡应麟《诗薮》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前四句写登高见闻。

首联对起。诗人围绕夔州的特定环境,用“风急”二字带动全联,一开头就写成了千古流传的佳句。

夔州向以猿多著称,峡口更以风大闻名。秋日天高气爽,这里却猎猎多风。

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大有“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水经注·江水》)的意味。诗人移动视线,由高处转向江水洲渚,在水清沙白的背景上,点缀着迎风飞翔、不住回旋的鸟群,真是一幅精美的画图。

其中天、风,沙、渚,猿啸。鸟飞,天造地设,自然成对。

不仅上下两句对,而且还有句中自对,如上句“天”对“风”;“高”对“急”;下句“沙”对“渚”,“白”对“清”,读来富有节奏感。经过诗人的艺术提炼,十四个字,字字精当,无一虚设,用字遣辞,“尽谢斧凿”,达到了奇妙难名的境界。

更值得注意的是:对起的首句,未字常用仄声,此诗却用平声入韵。沈德潜因有“起二句对举之中仍复用韵,格奇而变”(《唐诗别裁》)的赞语。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索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前两联极力描写秋景,直到颈联,才点出一个“秋”字。

“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

“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诗人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

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徘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

诗到此已给作客思乡的一般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人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

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愁,使自己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就更难排遣。本来兴会盎然地登高望远,现在却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悲,诗人的矛盾心情是容易理解的。

前六句“飞扬震动”,到此处“软冷收之,而无限悲凉之意,溢于言外”(《诗薮》)。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胸腹好像“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不只“全篇可法”,而且“用句用字”,“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它能博得“旷代之作”(均见胡应麟《诗薮》)的盛誉,就是理所当然的了。此诗的名句为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漫兴(之一) 杜甫 写作背景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这组绝句写在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即代宗上元二年(761)。

题作“漫兴”,有兴之所到随手写出之意。不求写尽,不求写全,也不是同一时成之。

从九首诗的内容看,当为由春至夏相率写出,亦有次第可寻。 杜甫草堂周围的景色很秀丽,他在那儿的生活也比较安定。

然而饱尝乱离之苦的诗人并没有忘记国难未除,故园难归;尽管眼前繁花簇簇,家国的愁思还时时萦绕在心头。《杜臆》中云:“客愁二字乃九首之纲”,这第一首正是围绕“客愁”来写诗人恼春的心绪。

“眼见客愁愁不醒”,概括地说明眼下诗人正沉浸在客居愁思之中而不能自拔。“不醒”二字,刻画出这种沉醉迷惘的心理状态。

然而春色却不晓人情,莽莽撞僮地闯进了诗人的眼帘。春光本来是令人惬意的,“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但是在被客愁缠绕的诗人心目中,这突然来到江亭的春色却多么扰人心绪!你看它就在诗人的眼前匆急地催遣花开,又令莺啼频频,似乎故意来作弄家国愁思绵绵中的他乡游子。

此时此地,如此的心绪,这般的花开莺啼,司春的女神真是“深造次”,她的殷勤未免过于轻率了。 杜甫善于用反衬的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之中,深化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加强诗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里恼春烦春的情景,就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意境相仿佛。只不过一在乱中,愁思激切;一在暂安,客居惆怅。

虽然抒发的感情有程度上的不同,但都是用“乐景写哀”(王夫之《姜斋诗话》)则哀感倍生的写法。所以诗中望江亭春色则顿觉其无赖,见花开春风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嫩柳则嫌其过于丁宁,这就加倍写出了诗人的烦恼忧愁。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很符合生活中的实际。仇兆鳌评此诗说:“人当适意时,春光亦若有情;人当失意时,春色亦成无赖”。

(《杜诗详注》卷九)正是诗人充分描绘出当时的真情实感,因而能深深打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有什么材料证明杜甫创作《望岳》的时候没有登山

诗句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兖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

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

全诗可分两大层,都是切着“望”字写的。 前两联为第一大层,着力写泰山的整体形象。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远望所见。“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

后两联为第二大层,也写了泰山景物,但着力表现的是诗人的感受。“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的则是作者的愿望。

综上可知,作者写这首诗的时候是将登泰山,还在山下。

急用啊

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