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历史上有真实的杨家将吗

网友提问: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是怎样的?

优质回答:

历史上确实有杨家将,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渊源流长,现在耳熟能详的杨家将的故事与历史有很大出入,比如杨宗保、杨门女将、穆桂英都是虚构的,还有很多人物、事件都史实不符,下面按时间顺序列举《宋史》有记载杨家将的人物。

图为杨令公庙,纪念杨业所建。

最早的是杨信,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的麟州刺史,有两个儿子杨重贵和杨重训,杨重贵就是杨业,归顺赵光义后北伐契丹,任副帅,壮烈殉国;杨重训继承了老爹位置麟州刺史,后来归顺北宋,做到保静军节度使。杨业的老婆广称佘太君,真名叫折太君,有儿子杨延玉,随杨业出征契丹殉国,儿子杨延昭也从军,曾任都巡检使、防御使。杨延昭的儿子杨文广曾任都指挥使,防御使,抗击过西夏和契丹。

山西代县鹿蹄涧村杨忠武祠。

杨信的另一支杨重训的后代杨宗闵,担任经略安抚使,儿子杨震随父从军,金军南下时战死,留有儿子杨存中,抗击金军,大败伪齐,历任南宋保成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封同安郡王,死后赠和王。杨存中的两儿子,一个叫杨偰,绍兴15年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另一个叫杨倓,官至昭庆军节度使,因收集了很多药方成书《杨氏家藏方》,流传至今。

图为杨再兴墓,当地人俗称杨爷墓,碑名由岳飞所刻。

杨重训的另一支曾孙杨邦乂,中进士后任溧阳知县,没多久金军南下坚持抗金,被俘后拒不投降被剐死,南宋朝廷赐忠襄,他儿子杨再兴起兵抗金,追随岳飞,在郾城战死,今天河南临颍县尚存杨再兴墓。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真实的杨家将也是北宋将门,但是比起评书小说里的杨家将差别太大了。

历史上的杨家将

第一代杨家将——杨业也是名将,原是北汉名将,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灭了北汉,杨业作为北汉的降将加入宋朝的武将行列。

980年,辽军10万攻雁门关(今山西代县西北),杨业率精骑迂回至关北,与其它宋军主力一起南北夹击,杀辽将萧咄李,俘都指挥使李重诲,大获全胜。雍熙北伐时期杨业作为潘美的副将率兵伐辽,最终北伐失败,杨业断后时寡不敌众,战败被俘,绝食而死,为国捐躯。

从太平兴国四年归宋至雍熙三年被俘,杨业在北宋为将不过仅仅七年左右的时间,时间虽然短暂但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深得太宗皇帝器重。

第二代杨家将——杨延昭也是名将,但只是一路边将,没有他父亲的成就与地位。他是杨业的长子(评书中为杨业六子),辽国人认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主镇幽燕北方,是他们的克星,辽国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将星)下凡,故称为杨六郎。他的其它兄弟姐妹,从杨大郎到杨八郎都没有在史书中出现过。

第三代杨家将——杨文广也是武将,评书中第三代是杨宗保,历史上并不存在。

杨门女将也是虚构的,

杨门女将中杨业的妻子佘太君没有百岁挂帅,她也不姓佘,而是姓折,就是西北将门折家将折德扆之女,历史上折家将比杨家将出色的多,但名气远远不如。

杨门女将的代表人物是穆桂英,她大破辽国天门阵,率领十二寡妇征西夏的故事妇孺皆知。但她也是虚构人物,史书上没有大破天门阵,也没有十二寡妇西征。连她的丈夫杨宗保都是虚构的,她的儿子杨文广确有其人,但杨文广是杨延昭的儿子。

结语

史实归史实,评书小说归评书小说,千万不能混为一谈。

其他网友回答

五代十国终结于北宋,最后一个被宋灭亡的割据政权是北汉,而打败北汉是一个非常非常艰难的任务,可以说历经了中原王朝三代君主之力,从后周的柴荣开始,到代周而立国的宋太祖赵匡胤,再到宋太宗赵光义,最终才把北汉给收拾了。在这个过程中,北汉有一个将领的名字常常会出现在宋军将领的眼前,令当时众多的北宋名将头疼不已,包括当时北宋声望第一的名将曹彬,和战功第一的潘美。

这个人名叫刘继业,史上称之为“北汉第一勇将”,北汉人叫他“无敌将军”。这位无敌将军数次对上北宋大军,几无败绩。直到北汉最后一位国主刘继元降宋时,才跟随君主一起投降。

投降后的刘继业也恢复了本来的姓氏,将名字改为杨业,要说历史上的杨家将,主要就要从杨业说起。

简单的回顾一下杨业的发家史,杨业祖居麟州,后来定居太原,他父亲是麟州土豪,在五代战乱中拉起一支队伍,就地占了麟州,给自己封了个刺史官,但想成为真正的正规军,还得找棵大树,就找到后汉大将刘崇那里,这时候的杨业就开始跟着刘崇打江山,由于忠诚而且勇猛,被刘崇收为养子,名字也改作刘继业,从此成为刘氏北汉的重要支柱。

从军事才能上说,杨业的能力之强,北汉举国无双,他的无敌将军的威名是在与契丹人长年的对抗中得来的,上文也说过了,和宋军名将打,也令对手苦不堪言。在降宋以后,熟知杨业能力的宋太宗把他派到了抗击契丹的最前线,出任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驻守雁门关。雁门关这个地方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在山西代县,地势险峻,自古以来都是中原地区自外长城以后最关键也是最后的一道屏障,中原王朝一道极其重要的门户。

在雁门关,杨业和他的上级主将潘美协同作战,击溃了辽国十万大军,斩杀当时辽国的领军元帅,令辽国举国震惊,杨业的英名威震漠北,只要打着“杨无敌”的旗号,就能让契丹人望风而逃。

但最终在北征辽国的战役中,作为西路军的潘美杨业,在东路主力溃败的情况下,加上西路军领导层内部的意见分歧,杨业被迫出兵,致使杨业重伤被俘,二子杨延玉战死沙场,杨业被俘后绝食三天自尽,以身殉国。

战后宋太宗心痛不已,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主帅曹彬,潘美和监军王侁都受到了处罚,一代名将潘美更是因为此战的失误而心存愧疚,不久就郁郁而亡,几代之后更被后世传文学作品传做了陷害杨家的一代奸臣“潘仁美”,实在有点冤。

那么回到题主的题目的关键词-“杨家将”,这个概念最早是出现在明代一本作者不详的演义小说《杨家府演义》,真实的杨门一家,能打仗的主要是杨业,长子杨延郎(后来改名叫延昭),次子杨延玉。次子延玉随杨业一同战死,长子延昭继承父业,镇守边关抗击辽国。文学作品中的杨家三代四代名将以及杨门女将这些大多是怀着美好理想和愿望虚构而成。

其实我们在还原这些历史真实的时候,往往会发现,人们在对历史人物赞颂和褒奖的时候,对其所展现的精神内涵的宣扬要远大于其武略功勋,比如关羽,比如岳飞,比如郑成功,不胜枚举。

杨家将之所以会成为小说演义中的传奇故事,我们可以从杨业的身上找到人们精神诉求的来源。纵观杨业一生,忠诚是他超过勇武的最大标签,抗击异族被俘不屈,最后绝食自尽又符合了人民大众的民族感情,作为“无敌将军”,战功卓著又视荣誉为生命,这不正是人民大众心目中英雄的形象吗?

“杨家将”所代表的民族精神内涵,才是我们最应该珍惜的。

其他网友回答

五代十国时,政权更迭频繁。公元979年,宋太宗亲征北汉,北汉灭亡。北汉将领杨业也随北汉降宋。杨业本名叫杨崇贵,他年少时很受刘崇的看重,刘崇以其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以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然而刘继业在北汉30多年的战绩却湮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宋史》中提到宋军几次与刘继业的交锋,全是以刘继业的失败而告终。在《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直到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同时期的《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传到今天。《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掠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后来,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封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此时,辽萧太后又领兵十万夺回寰州。杨业爱民,认为当务之急在于护送四州人民迁移。现辽已大兵压境,应避免与之正面冲突。监军王诜不懂军事,反而斥责杨业贪生怕死。

最后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他和潘美做了约定,在陈家谷口埋伏人马,万一兵败也好救援。杨业出兵后不敢轻战,久未回还。潘美与王诜以为辽军败退,欲抢功劳,竟率军离开谷口,来会杨业。此时杨业已败退,潘美见势不妙,弃陈家谷口逃走。杨业且战且退,至谷口已傍晚。本以为伏兵四起,定杀辽军个措手不及,不料竟空无一人。杨业无奈,只得率众守住谷口死战。此时,杨业之子杨延玉也已战死。部下也仅剩百余人。杨业知必死,叫部下散了,自己死守。杨业素与士卒同甘苦,无人愿退缩。最后全部壮烈殉国,无一生还。杨业身受重伤,仍杀敌数十,最后因马受伤被俘。杨业宁死不屈,后绝食而死。而非戏剧小说中的撞死在李陵碑前。

杨业死后,朝野义愤。宋太宗削去潘美三个虚衔。王诜被开除军籍。杨业有七个儿子,但并非个个都骁勇善战。除杨延玉战死外,杨延昭(即杨六郎)曾长期在今河北地区与辽作战。他所驻守的保州(今河北保定)高阳关离三关口很近。杨六郎之子杨文广,曾抗击西夏,后来也在今河北地区抗辽。宋史有杨业、杨延昭传。至于杨门女将,不见史料有载。是否真有其人,就不得而知了。

“杨家将”故事发生在北宋初年,在北宋中叶就已迅速流传于天下。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中写道:“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这里的父子就是指杨业和杨延昭,这位供备库副使杨君,叫杨琪,其祖父是杨崇勋,杨业是其伯祖。另一位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人物苏辙也写过一首《过杨无敌庙》,苏辙也是北宋人,离杨业去世的年代并不算太远,他的诗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杨家将故事在宋代的影响力。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今天来谈谈杨家将的第二代,也是杨家将中除了杨业之外战功最为卓著的杨延昭,民间传说中的杨六郎

据《宋史》记载,杨业有七个儿子,分别为延昭、延玉、延浦、延训、延瓖、延贵、延彬。杨延昭是杨业长子,并非老六。而且,七个儿子除杨延玉战死在朔州外,其余都得了善终,并无大郎二郎死于金沙滩双龙会。杨四郎流落番邦、杨五郎出家为僧等民间传说中的故事。

那么,原本是长子的杨延昭,为何又成了“杨六郎”呢?历史研究者有多种解释,最具代表性的是:

第一, 将星说。“ 南斗六星去牵牛二十六度四分之一,主兵机;北斗中第六星主燕。”南斗六星主兵,为大将之象,燕(今北京)地,当时是契丹五京之一南京。杨延昭镇守河北边关就是为了对付契丹。契丹人将杨延昭视为震慑燕地的将星,称其为“六郎”是出于敬畏。另外,古人视天狼星为将星,又名六郎星。杨延昭骁勇善战,素为契丹人所畏服,认为他是天上的天狼星下凡,所以呼其为“杨六郎”。 《宋史》的记载可以作为旁证:“延昭智能善战……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惮之,目为杨六郎。”

第二:乳名说——清人康基田《晋乘搜略》记载,“六郎”是杨延昭的“小字”,即乳名。

第三,大排行说——聂崇歧先生《麟州杨氏遗闻六记》有这样的记载:“其为六郎,未始不并从父昆弟而言,非必为同父兄弟中之行次也。”《卫考》称:“或者是以大排行计杨延昭为第六,以小排行计杨延昭居长。后人以大排行言,故多目为杨六郎。”

第四,讹字说——骆承业《杨家将与杨家将戏》称:“《宋史》记其……为大郎,但同篇却又记其为杨六郎,‘大’与‘六’字形相似,古籍的刻本、钞本中两字往往相混,此处‘六’字当为‘大’字之误

杨延昭(957—1014年)出生在山西太原,幼年时沉默寡言,从小爱好读兵书与习武,被认为深有父亲杨业之风

杨延昭15岁时开始从军,追随父亲左右。在杨业的言传身教下,他很快成长起来,22岁就担任扬武峪(今山西原平县境内)都巡检,成了杨业的得力助手。雍熙北伐,杨延昭追随父亲出征,在攻朔州的时候担任前锋。他身先士卒冲锋在前,一支流箭射穿了他的胳膊,他仍死战不退。此战过后,英勇善战的杨六郎开始在军中崭露头角。 杨业死后,杨延昭迁为崇仪副使(从七品的武职)。真宗继位后,他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保州距安肃军、广信军都是35里,与两地互为犄角,一遇战事,三地相互驰援,进可攻、退可守。再加上保州地接辽境,既可以控制契丹铁骑不能深入,还可以相机反击,是宋军边防重中之重。

宋咸平二年、辽统和十七年(999年)九月,辽趁真宗新立,国内外矛盾加剧之机,集兵南侵。辽圣宗(972—1031年) 与母亲萧太后(953—1009年)亲自出征,圣宗的弟弟耶律隆庆率“数万”精骑为先锋,兵锋直指定州。宋军先于廉凉河获得小胜,辽军遂直扑杨延昭负责防守的遂城。遂城遗址位于今河北徐水县治安肃镇西北10公里的遂城镇。

辽军逼近遂城时,城里守军严阵以待,保持静默。等到辽军大部进入宋军弓弩砲石的射程后,杨延昭一声令下,宋军万箭齐发,砲石呼啸着从天而降,辽军顿时死伤无数。短暂慌乱后,辽军重新组织人马攻城。 由于杨延昭守御有方,辽军围困数天也无法攻克遂城。眼见遂城岿然不动,辽太后萧绰亲自擂鼓督战。见情势危急,杨延昭立即调集城中所有丁壮守城。由于遂城军民一心、众志成城,辽军始终无法突破宋军城防。最后,辽军见己方伤亡惨重,加上天色已黑,只好暂时收兵。

趁此良机,宋军立即抢修城防。恰好气温突降,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杨延昭灵机一动,令士兵“汲水灌城上”。 第二天,辽军又来攻城,发现本已千疮百孔的遂州城变成了一座坚实的冰城,阳光下发着夺目的凛凛寒光。辽军的云梯根本无法搭在光滑的城墙上,砲石打在城墙上最多也就是留下一个白点。辽军只好撤围而去,此事在民间脍炙人口,最终变成了杨家将演义中的“冰城记”

辽人退军后,杨延昭因守遂城有功,封莫州刺史。咸平三年(1000年),杨延昭入奏边事,真宗高兴,指着他对身边的众王说:‘延昭治兵护塞,复有父风,深可嘉也’。”咸平四年四月,杨延昭升为莫州团练使

辽统和十九年(1001年)十月,辽军卷土重来。眼见辽军势大,宋将李继宣、魏能、杨嗣、杨延昭、田敏几人齐集遂城,商议如何应敌。五人都是在对辽作战中成熟起来的将领,很快制定出了作战计划:由张斌率一部人马在长城口伏击辽军,给予辽军当头一棒后迅速撤离战场,回遂城;杨延昭、杨嗣率军穿插至敌后,伏于遂城西北的羊山;魏能、田敏则率军依遂城布阵,等待辽军;李继宣率一支人马伏于赤虏作为预备队。

在遂城附近,两军决战,辽军先锋大将铁林相公死于宋军强弓劲弩之下,辽军士气低落向羊山撤退,杨延昭率兵六千人在此等候多时,利用有利地形阻击辽军,李继宣,田敏等部也相继赶到,辽军崩溃,被宋军斩首者超过万人,殒命高级将领十五人。

羊山大败后,辽军改变了战术,在宋朝边境频繁实施报复性袭扰。咸平六年(1003年)四月,辽军再次大举南侵,杨延昭9被任命为保州、静虏、静戎军沿边都巡检使,及时遏制了辽军攻势。六月,杨延昭因功升为宁边军都部署,统兵八千自为一军,直隶朝廷。

景德元年(1004年)辽军再次入侵。宋真宗一面命令宋军在瀛州正面御敌,一面命令杨延昭从侧后出击,杨延昭立即率军过白沟河,宋军直逼幽州城,幽州城辽军不知对手虚实,只好闭关自守,哪里还敢南下驰援。 辽军转战千里,最终在澶州(今河南濮阳)与宋廷达成史称“澶渊之盟”的和议。

就在双方讨价还价时,杨延昭上疏真宗,趁辽军在澶渊城外师老兵疲、疏于防备之际,宋军主动发起攻击,然后沿途阻击追杀辽军,幽、易等地可尽数收复。真宗担心因此兵连祸结,影响议和,因此没有回复。

景德二年(1005年)二月,杨延昭因功封保州防御使;五月,荣任高阳关副都部署,成为河北边防线的统帅。高阳关副都部署下辖河北十五军州:霸州、瀛州、保州、高阳关、益津关、瓦桥关等。 民歌《小放牛》说“杨六郎把守三关口”,话本说“六郎三关为元帅”。其实,杨延昭驻守的边关,何止是益津、瓦桥、淤口三关,从山西到河北,从狼牙山到天津塘沽,曲折数千里,都是他的职责

居安思危的杨延昭认为,虽然和议已成,但辽军未必会彻底放弃南侵的野心,于是率领部众整军备战,大兴屯田。现在,霸州至雄县境的白沟河堤防仍被称为“六郎堤”。

另外,现今的雄县,即宋时的瓦桥关,有雄县镇北邢村大台地道,双堂乡西境祁岗村也有多处地道。建国后,河北永清也发现数百平方公里的地道,一端直指信安镇(宋淤口关),一端直插霸州镇(宋益津关)。考古人员命名为“古战道”,当地乡民称之为“引兵洞”,相传是杨六郎镇守三关时修筑的战备工事

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一生戎马操劳的杨延昭因病去世,享年57岁。消息传出,真宗十分悲痛,派身边亲信太监前往祭悼护灵。河溯人民闻讯,望棺而泣。 杨延昭究竟葬于何处,史料没有记载。据《任丘县志》载,当地有六郎冢,但又说杨延昭葬于太原。清人有诗赞曰: 牢落三关古战场,延昭事业冢头霜。 只今野调盲弦里,附会犹能说六郎。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