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夸父故事的起因

网友提问:

夸父的故事为什么众说纷纭,是历史传说还是真有其人?

优质回答:

夸父的故事最早出自于《列子?汤问》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邓林弥广数千里焉。

后来《山海经》也有记载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意思大致都是一样的,夸父追着太阳跑,快接近太阳了,渴了,就去黄河,渭河喝水,水不够喝,就往北走,去北面的大湖喝水,没走到地方,渴死了,死后手杖化为了桃林。

之所以有很多版本都是后人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要想研究明白中国古代历史,神话故事,还是要看文言的原著,翻译的故事或者历史会加一些作者的想法

其他网友回答

别说夸父了,就是赵云或者李云龙的故事也会众说纷纭。

1、夸父最出名的事迹是“夸父逐日”的神话故事,既然是神话,流传千年自然有非常多的版本存世,更广为流传的中国神话“女娲补天”也有很多版本,有的说女娲当时已经用泥捏了人并且继了皇位是自己在天台山炼的石头,有的说女娲当时就是小姑娘因梦的指引才去昆仑山找五色石练成熔浆从而补的天。保存更完好的希腊神话,现在英法德等国家的版本也各不相同。

2、神话往往来自现实的升华,夸父即便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当时没有文字记载也没有流传下来的确凿史料靠口头相传自然会传的五花八门。

也来说说夸父逐日

我们看几个不同典籍关于这个故事的不同版本

《列子·汤问》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这个版本只可以看出,夸父是“自不量力”的。喝了那么多水还是渴死了。

《山海经·海外北经》: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这个多了个信息描述,夸父的棍子化为邓林,邓林是地名,今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山海经·大荒北经》

有人,珥两黄蛇,把两黄蛇,名曰夸父。后土生信,信生夸父。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于禺谷。将饮河而不足也,将走大泽,未至,死于此。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山海经的另外一段把这个故事描述的更生动了,我们知道夸父珥两黄蛇,珥蛇意思是夸父留着两个像黄蛇一样的辫子,不是耳朵上挂着蛇,把两黄蛇我更倾向于同上说的是拿了两个绳索。这一段还介绍了夸父是厚土的孙子。

还说了夸父不是在追太阳,而是追的“日景”,就是太阳的影子。

更关键的是,夸父在这个版本里不是渴死的,是被应龙杀的。

很多人解读说夸父死了两次,渴死一次应龙杀一次,拜托仔细看,想要向北去大泽喝水,大泽传说在非常北的地方,夸父没走到就死了。然后补充说明是已经杀掉蚩尤的应龙杀了夸父,而且杀了就跑到南方去了。这个版本没有说夸父是渴死的,明确的说了是死于他杀。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