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赵氏孤儿的故事揭示了怎样的道理

网友提问:

从赵氏孤儿故事中,领悟到什么?

优质回答:

没有对错,只有因果,报应终有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苍天有好生之德;

快意恩仇,人间正道是沧桑,社会必须惩恶扬善!

其他网友回答

据《史记》记载,晋灵公的武将屠岸贾仅因其与忠臣赵盾不和与嫉妒赵盾之子赵朔身为驸马,竟杀灭赵盾家300人,仅剩遗孤被程婴所救出。屠岸贾下令将全国一月至半岁的婴儿全部杀尽,以绝后患。程婴遂与老臣公孙杵臼上演“偷天换日”之计,以牺牲公孙杵臼及程婴之子为代价,成功保住赵氏最后血脉。20年后,孤儿赵武长成,程婴绘图告之国仇家恨,赵武终报前仇。

一、领悟到了“忠义”。程婴本是赵氏门客,在赵氏被灭门后,与公孙杵臼一同赴难,在生死两难中,毅然选择“立孤难”,冒着为人误解从奸的骂名,藏孤远遁,历尽艰难,拥孤复位,最终自刎。这种杀身成仁、舍己命、存国脉的正义追求,震古铄今,体现了公而忘私,九死不悔的大丈夫精神。在全国疫情肆虐的当前,成千上万“逆行者”奋而忘危,毅然决然奔赴“前线”,这也正是新时代“忠义”精神的体现和传承。

二、领悟到了“感恩”。韩厥是赵衰时的家臣,是赵盾提拔起来的。他的成长跟赵氏密切相关,景公十二年任韩厥为新中军将,居于十二晋卿的第七位,晋厉公三年又升为下军将,执晋政达七年之久。可以说,没有赵氏就是没有韩厥,没有韩厥后来的人生辉煌。韩厥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在景公命其攻赵氏时,他毅然顶住强压,拒不出兵。赵氏覆亡,韩厥忍无可忍,他进宫强谏景公,大胆直言:赵氏,先贤伯益之后。自中衍以下,嬴姓显贵。赵衰佐文公、赵盾佐襄公,皆社稷之臣,有大功于晋。奈何一朝获罪,而绝其嗣?今有功于国者,恐无后于晋!望君侯三思……正是他的强谏,让杀红了眼的晋景公最终放过赵武,保存了赵氏血脉。

三、领悟到了“利益”。没有永远的敌人,亦没有永远的朋友,这句话在赵氏孤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当时在对待赵氏孤儿赵武这事上分成了好几派,晋厉公年轻,没什么政治资历,对臣下的控制、驾驭力度还不够,对赵武的态度是中立的至少是没什么恶意的;韩厥因为与赵氏的渊源,是强烈支持赵氏孤儿赵武的;士燮、荀庚、荀罃对赵武的也是支持的;关键是栾书,他心情较为复杂,他曾是赵武父亲赵朔的副手,当时曾作伪证指证赵朔的叔叔赵婴齐与侄媳赵孟姬有不正当关系,他怕赵武记仇,可以使说他是不支持赵武的;三郤集团是踩着赵氏鲜血上去的,与栾书一起指证过赵婴齐,他是完全反对赵武的。正是这错综复杂的利益纷争,后来晋厉公用胥童灭了三郤集团,栾书、荀偃擒杀胥童,弑厉公,立悼公,再后来悼公废栾书,韩厥为正卿,晋国才借宿混乱。

四、领悟到了“自强”。赵武长大后,温和、忠信、谨慎,一生韬光养晦,官运亨通,一步步复兴赵氏,当上正卿,成为晋国位高权重的人物。在赵武活跃时期,栾氏被灭族,晋国剩范、中行、赵、魏、韩、智六氏秉政。赵武孙子赵鞅时期,驱逐了范、中行二族。赵鞅的儿子赵无恤时期,赵、魏、韩合力灭掉力量最强的智氏,最后合力瓜分晋国,建立赵国。这其中,离不开赵武的自强,他从弱到强,奠定赵氏复兴;赵氏自强之路也很精彩,一代一代可以说是励精图治、深谋远虑,最终建立赵氏的国家,成为新的诸侯。

其他网友回答

听过这个故事的名字,好像不知道故事内容

其他网友回答

斩草要除根!功成要身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所有的扬眉吐气都需要卧薪尝胆!

其他网友回答

1.放长线钓大鱼

2.别人把你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3.越危险的地方越安全

4.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