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刘文静事件对李世民的影响

网友提问:

大唐开国元勋刘文静被杀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优质回答:

李世民求的越多,刘文静越没有活路。因为李渊杀刘文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削弱李世民的力量,防止他身边形成一个小朝廷,动摇李建成的太子之位。当然,刘文静与李渊宠臣裴寂的矛盾也是他被杀的重要因素。

刘文静与裴寂是李渊太原起兵的主要策划者,正是在他们二人的推动下,李渊才能下定决心,并且顺利地打响第一枪,走上征服天下的路。但是,两人之后的境遇却不同。李渊跟裴寂私交更好,而刘文静相对疏远。故而刘文静的官位一直在裴寂之下,只能屈居朝中二号人物,故而引发刘文静不满。于是当李渊和裴寂同坐共食,刘文静就上奏提醒李渊注意尊卑有序,却被李渊一笑置之。此后刘文静屡屡在朝堂上与裴寂意见相左,终至不可调和。而刘文静也逐渐与李世民越走越近。

后来,西秦薛举进犯泾州,李世民出征,却身患疟疾,无法处理军务。刘文静当时作为元帅府长史,没有听从李世民避敌锋芒暂缓交战的命令,贸然出兵,兵败被削去官职爵位。此后虽然随李世民再次出征平定西秦,恢复了爵位、封邑,但地位是大不如前。从原本的门下省长官纳言(唐朝三省长官并为宰相),变为尚书省下辖六部之一民部(李世民继位后避讳改称户部)尚书。虽然品级都是正三品,但权力相差很大,已经失去宰相地位。刘文静因此心灰意冷,常与弟弟刘文起一起借酒浇愁,并扬言要杀裴寂泄恨。

正巧又有一件事发生了。当时刘文静家中常出怪事,刘文静认为可能闹鬼,便请了法师做法,一连几天晚上施法。结果刘文静的一个小妾因为与其他妻妾争宠不过,竟借此告发刘文静谋反。裴寂抓到机会,大肆利用。李渊得知,命裴寂与萧瑀审讯刘文静。裴寂本是刘文静死对头,让他主审可见李渊本意就是要让刘文静一死。最终坐实了他的谋反罪,李渊也决定杀刘文静。

此时,李世民站出来为刘文静求情。称他是太原起义首功,却没得到应有的地位和赏赐,心有不满或许有,但绝无谋反之心。其实,刘文静与李世民关系早就很好了。李世民西征薛举时,刘文静是他的元帅府长史,后来李世民以太尉兼任陕东道行台尚书令,刘文静也兼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是李世民的副手。是李世民完全的死党。所以,李世民对刘文静的求情,不止出于公义,更多的还是私交,及为他自己的政治势力考虑。

但是,李渊的想法与李世民恰恰相反。因为李世民战无不胜,功劳大到无以复加,早已严重威胁李建成的太子之位。而李渊作为皇帝,一定要保证储君地位稳固,所以,打压李世民是不得不做的。刘文静倒向李世民,势必让李世民势力更加壮大。所以,李世民越是求情,越是证明二人关系非同一般,李渊越是不能心软。他必须剪除李世民这个强有力的羽翼,刘文静非杀不可。

当然,李渊也不是真的毫不念旧情。处死刘文静的诏书早就拟好,依然没有发出,他也在犹豫。最后,还是裴寂的劝说让他下定决心。刘文静和弟弟刘文起一同被杀。

刘文静之死是李源第一次杀功臣,也是李渊对李世民集团的第一次严酷打压。此后,父子间的裂痕不可避免的产生。武德二年刘文静之死,也算是为武德九年的玄武门之变打下了第一个伏笔。

其他网友回答

父子二人做戏,刘文静非死不可

李世民年老时候搞了个凌烟阁,上面有二十四功臣,排在首位的叫长孙无忌,还有一些很知名的人物,比如开国三大功臣房玄龄、杜如晦、李靖等,这些人物当然厉害,也确实功勋巨大,但相比于刘文静的奠基之功,还是差那么一丢丢的,为什么刘文静没有入住凌烟阁呢

若说刘文静有罪被李渊杀掉,但629年李世民登基为帝后已经为他***,恢复一切爵位,按道理讲,把老刘放入凌烟阁,是必须的,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李世民就没这么干

所以啊,当年老刘的死,其实是父子共同决议,只不过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罢了。刘文静虽然功勋巨大,引导并辅佐李渊父子建立大唐,也使大唐渡过最初的艰难时刻,但他犯忌讳了,非死不可!什么酒后失言半夜要杀裴寂引子而已

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他干了什么忌讳的事了呢?

杨广三征高丽后,大隋进入了乱世,刘文静看准时机,唆使李渊叛变自立。但太原李家本是隋朝国公,周边又有众多大隋兵马,北方更是群雄乱起,李家一旦自立,说不得就得给隋朝和群雄兼并掉。不过这个顾虑,让刘文静解决了,自立之初,老刘力劝李渊

连突厥以益兵威

就这样,经过刘文静谋划,老李家和突厥联系了起来,具体什么条约内容不得而知,流传在外的有两条:一是李家向突厥称臣,二是突厥入关后土地人口归李家,金银财务归突厥

协议谈妥后,刘文静带着突厥大军入关,李家局面随即稳定。后面又灭了杨广手下猛将屈突通(战败投降,也是凌烟阁上榜人物)数万大军……

等杨侑禅位李渊时,李家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大唐建立后,统一天下需要大义,这勾引异族入关的龌龊事当然得甩锅,一手操办其事的刘文静,也就进入了生命倒计时。619年,刘文静临刑前感慨:高鸟尽,良弓藏

那时候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萧铣等众多势力还没平定呢,老李家远没有到高鸟尽、狡兔死地步,哪里需要良弓藏!刘文静之所以这么说,因为他明白了。后来李世民给他***,却不给他荣耀,也是如此

虽是李渊父子甩锅,但刘文静之死,罪有应得,不值得同情

估计当年杨广被困雁门,也是老李家搞的鬼

其他网友回答

刘文静被杀,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般简单,最根本的原因还是被李世民的势力日渐坐大,皇帝李渊要剪除李世民身边的一些铁杆,让李世民不能与太子李建成相争所连累。刘文静的一生,有三个人的关系不得不说: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宰相裴寂。

刘文静大半生:

刘文静曾在晋阳做县令,裴寂时任晋阳宫监,二人是好友。李渊曾任太原太守,和裴寂特别交好。刘文静认为李渊谈吐不凡,二人也交往频繁。在刘文静见到李世民以后,夸他如汉高祖刘邦一样的人物,二人倾心相交,裴寂则不以为然。

刘文静曾被投奔瓦岗寨的李密牵连入狱。狱中给来探望的李世民建议:“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盈半岁,帝业可成。”最后,刘文静、李世民合谋用“裴寂使宫人伺候李渊会获罪为名”吓唬裴寂,裴寂于是催促李渊起兵。

李渊起兵后,刘文静先发制人把要告发李渊谋反的副留守王威、高君雅囚禁。获封大司马后,刘文静请缨出使突厥,说服始毕可汗与李渊结盟。接着又大败阻挡李渊南下入关的武牙郎将桑显和,俘虏兵马数万的屈突通,平定了新安以西地区。

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刘文静被任命为纳言,成为宰相,主持修正通法《开皇律》。李世民开元帅府,被丢出去各地平叛。刘文静任元帅府长史,随军出征薛举。刘文静不听李世民劝告打了败战,逃回长安,李渊趁机把他削职除名。不久再次随李世民征讨西秦。十一月,西秦平定。刘文静因功恢复爵位、封邑,并被拜为民部尚书,领陕东道行台左仆射。

李渊的小九九:

如果大家去看看裴寂与宋金刚之战,该赢的战输的七零八落,最后还是被李渊恩宠备至就可以看出来:李渊特别偏爱裴寂之外,也是特别防着刘文静。首先:刘文静确实有辅国之才,开国之功,才能比裴寂之流强的太多。第二:正因为刘文静这么强,他却只和二子李世民交好。李世民已经战功赫赫,隐隐有不臣之心,威胁到太子。李渊一下子动不了尾大不掉的李世民,但也不能任由他跟朝廷“宰相”交好,万一内外勾结,太子李建成不就惨了?正好趁此机会,大大削弱了刘文静在朝堂的影响,实际就是削弱李世民在朝廷的势力。

刘文静之死:

大多数有才能的人,个性都太尖锐,忍不得一时,刘文静也是这样的人。他自诩比裴寂功大,官职却没他高,嫉妒生恶语,朝堂上二人时常对立,昔日好友结下仇恨。又与自家兄弟喝酒吐出酒话:自己迟早要杀了裴寂。恰巧家中几次发生妖祟之事,刘文起便召来巫师,在夜间披发衔刀,作法驱妖,刘文静本是酒话,却被有心之人听去告了李渊刘文静谋反。

刘文静面对审问,直言与裴寂相差太大,心里不公,却无谋反。虽然有重臣李纲、萧瑀和李世民求情,但终抵不过裴寂一句话:“刘文静的才能、谋略确实在众人之上,但生性猜忌阴险,忿不顾难,其丑言怪节已经显露。如今天下未定,外有劲敌,若赦免刘文静,必贻后患。”于是李渊顺势处死刘文静。

刘文静曾把李世民夸的跟朵花一样,裴寂是不以为然的。所以我怀疑以裴寂和李渊的亲密关系,他是知道李渊的忌惮和难处的。正好抓到了刘文静的把柄,也给自己除掉了一个对手,也为皇帝去掉了一个心腹大患,太子和李世民之争里,为自己站个队,何乐而不为?

而刘文静是李渊的“飞鸟尽,良弓藏”。但他如果再明智一些,隐忍到李世民登基做皇帝,以他的资历和才智,也一定会给唐朝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象。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我是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如是,如是我闻,继往圣绝学,成智慧人生。文章单开你从没听过的《易经解读》,喜欢就关注吧!感谢!

其他网友回答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就算现代文明,一起和马云,马化腾创业的,一起上市敲钟的,还留在大佬身边的能有一成的人数就不错了。

其他网友回答

要说这个问题,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背景。

1)李世民刘文静裴寂这三个人是李渊晋阳起兵之时最重要的人物。

2)李世民和刘文静关系很好,刘文静能力很强,裴寂能力一般但是晋阳起兵时候地位高超给了李渊不少帮助,并且裴寂和李渊私交很好。

3)唐朝建立后,能力强功劳多的刘文静地位明显在只会讨李渊欢心的裴寂之下,刘文静很不满,两人多次发生口角之争。

4)刘文静对裴寂不满,对李渊这么对待自己不满,在家里口出怨言,被一个失去宠幸的小妾告发了。

5)小妾告发刘文静谋反,刘文静拒不承认,但是刘文静态度很平静的说自己确实口有怨言,对裴寂不满。

6)李渊派李纲萧瑀裴寂李世民等人负责此案,除了裴寂认为刘文静确实谋反之外,其余三人都否认刘文静有谋反之心。李世民同意刘文静对朝廷有怨望,曾经口出怨言。

7)李渊最终杀了刘文静。

可以确认的是,李渊并不认为刘文静真的谋反,因为裴寂的话是最不靠谱的,他和刘文静有仇,他的话不能当真。

现在说一下学界对李渊为什么杀刘文静的几个看法

1)诛杀功臣

其实这个是不靠谱的,李渊诛杀刘文静在武德二年,这个时候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萧铣等人还活得好好的,还没有到诛杀功臣的时候。不然会让功臣寒心。

2)防患突厥

这个说法是这样的,李渊起兵过程中,和突厥的联络事宜都是由刘文静负责的,现在刘文静对朝廷口有怨言,一旦他联合突厥,那么后患无穷。然而这个也是不靠谱的,突厥和李唐的关系此时并没有破裂,很明显,突厥并不会为了刘文静一个李唐大臣而和李唐翻脸。

关于这个问题,我比较赞同孟宪实先生的看法。

孟老师认为李渊杀刘文静是为了强化内部皇权。李渊知道刘文静没有谋反,但是刘文静却直言不讳坦然承认对朝廷有意见,对李渊处置不公有意见。在刘文静看来,这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我是大功臣,我没有谋反。但是在李渊看来,这是对自己的挑衅,是对皇帝权威的挑衅,这就是功高震主。

李渊认为,我是皇帝,我用谁不用谁,是我的权力。用你你得感恩,不用你你也不能怨怼。有没有功劳,不是你说了算,而是我说了算。

更重要的是,李渊杀刘文静是杀给自己最会作战最会打仗的儿子李世民看的。他明明知道裴寂背后的人是他老子我李渊,他还公然为刘文静喊冤,这就是在说他也对我不满。对我的用人政策不满。李渊这样老谋深算的人物,深知一个集团只能出现一种声音,现在天下未定,内部就已经有分裂的趋势了,他需要强势***下去,所以他杀了刘文静。

所以,刘文静被杀,倒不是因为刘文静和裴寂的矛盾,这只是一个导火索,让刘文静口出了怨言。实际上这是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矛盾的一次先期爆发,李世民不给刘文静解释还好,一解释就让李渊觉得有一个以李世民为首的团体对自己不满。

感谢阅读,敬请关注!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