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永远的贾老师

永远的贾老师
吴忠豪

好教师要会表扬孩子
第一次见贾老师是在***结束,他从牛棚里被放出来不久。那时他在浦东南路小学任教,因为他的语文课上得特别出色,因此我专程从上海最西面的长宁区赶到浦东听他上课。记得他上得是《游击队之歌》。
第一次和贾老师结伴外出讲学是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中期,受江西赣州教研室的邀请,我和贾老师千里迢迢去赣州讲学。那时的我还在上海市长宁区教研室任语文教研员,虽年及不惑,但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刚满十年,无论是资历还是教学经验都显得稚嫩。外出讲学机会不少,但一般都是面对当地教师作学术报告,鲜有机会直接面对当地学生上课。这次赴赣州讲学,教研室领导说机会难得,再三要求我面对小学生上一节课,盛情难却,我只能硬着头皮答应。
第一次与贾老师同台上课,心情难免紧张。贾老师上的是素描作文,我上的是四年级习作例文《赶羊》。那堂课我基本按照习作例文的教学套路,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完整地记叙一件事情,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如何将赶羊的经过部分描写具体的;最后设计了一个把经过部分描写具体的小练笔,要求学生当场动笔,写完后进行交流点评。应该说这堂课上得中规中矩,体现出习作例文的教学特点。那天贾老师也坐在台下,饶有兴趣地第一次听我给小学生上课。课后我主动征求贾老师的意见。他肯定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认为习作例文是学生学习作文的范文,因此将重点放在写作方法学习上完全正确。第二,学生写一件事情最困难的就是经过部分写不具体,所以这堂课的教学重点选得很有针对性。第三,贾老师对我设计的课堂练笔非常肯定,学生明白了如何将经过部分写具体的方法是一回事,会运用这个方法是另一回事,所以当场跟进练笔太有必要了,只有会用了,才是真正的明白。对这堂课的不足,贾老师说得也很直接,说我课堂里对学生的表扬不够,提醒我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亮点,他说表扬是驱动学生进步的润滑剂,好教师一定要会表扬孩子,表扬得他心花怒放,让他欲罢不能,这样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看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他还举了了自己今天上课时的例子,一个小孩一开始打哈欠,后来我表扬了他几次,他上课时注意力集中,一直举手发言。
第一次听贾老师评我的课,虽短短一席话,言简意赅,我受益匪浅。他的点拨让我对习作例文的教学定位,对教过与学会的关系有了更明晰的认识,特别是让我寻找到了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一把钥匙:学会表扬,多加鼓励。贾老师的这番话,让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评课艺术。贾老师对我这堂课的点评分寸拿捏得极好,他讲了这堂课的三个优点,同时也直截了当地指出这堂课的缺点。我知道这堂课的缺点肯定不少,但贾老师只这一点,可见贾老师评课是以鼓励为主。但贾老师并不回避谈缺点。他谈缺点说得有理有据,特别是举自己上课的实例作为举证,很具体地给出改进的方法,这样的评课当然容易入耳入脑,让人心悦诚服。我是做教研员的,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听课评课,每年听课评课不下百次,但基本上都是以听课人的身份评别人的课,鲜有机会以执教者的身份听别人的评课。贾老师对我这堂课的点评,让我转换一种身份,从执教者的角度深切感受到了怎样点评一堂课才能让人得到更多的教益,让人容易接受。
语文课要上的简单有效
长期以来,中小学语文教学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多”、“两少”的现象。即讲得多,提问多,读得少,背得更少。一些教师热衷于讲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挖掘课文的微言大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乏味。一堂课下来,学生疲于应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被搞得云里雾里,晕头转向,而在学习语言文字方面却少有长进。针对当时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我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提出了语文课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观点。当时我还未踏入不惑之年,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十多年,并且刚抽调到市教委教研室当语文教研员,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我先后在《上海教育》发表《以学习语言为主要任务,改革小学语文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师》“加强语言文字训练”专辑发表《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思考》等文章,引起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的关注。
一次在市里举行的教研活动时我和贾老师相遇,他特意走过来热情地和我握手。和贾老师认识多年,见面握手很平常,但这次握手时间特别长。当时他正在上海浦东新区浦明师范附小任校长,他非常认真地对我说,“小吴,我最近正在组织全校语文教师学习你写的文章。” 贾老师非常赞同我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认为语文课不应该教得那么复杂,语文教学不宜再搞支离破碎的文章分析,不宜再外加种种概念术语,教师的主要精力应该花在学生读书、写字、背诵、默写,应着重在熟读课文上下工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工夫,在背诵名言警句上下工夫。这样的语文课教师教的轻松,学生才学得有效。作为一名还比较年轻的教研员,听到大名鼎鼎的贾老师说的这番话当然很受鼓舞,能够得到贾老师的首肯与支持,说明我提出的观点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我也很认真地对贾老师说,我之所以能够提出这些观点,都是从名师经典课例蕴含的丰富营养中提炼出来的,其源头活水大多来自于包括贾老师在内的名师课堂。
这不是我当着贾老师的面说的奉承话,其实我从当教研员开始,就长期在研究各地名师的经典课例,不断从名师课例中汲取丰富的营养,贾老师的课例当然是我重点研究对象。贾老师上语文课,就是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有着浓浓的语文味。他的语文课简单而又朴实,课堂里没有绚丽的课件,没有动人的音乐,没有多彩的画卷,就是凭一支粉笔、一本教材,通过循循善诱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静静地读书,深深地思考,热烈地讨论,紧张地练习,这样的语文课其实是最朴素、最精彩、最有效的语文课。贾老师上出了语文课的精致和高效,展现了精湛的教学艺术,创造出语文课堂的真正精彩和恒久魅力。
我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四十多年,很多教师称我是高校教师中最接地气的语文研究人员,我知道这是广大语文教师对我殷切的期待,所以这些年我一直与各地名师亲密接触,与他们一起磨课,开展学术上的切磋交流。正是因为能够得到像贾老师这样一批名师鼓励和指点,能够不断从名师课堂源头活水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才促使我对语文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思考不断深入,才能对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建议。我真心感谢贾老师,感谢各地名师对我的帮助和支持。
那儿的老师和学生需要我
2017年春天,《小学语文教师》杂志和上海师大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心联合在浦东新区浦明师范附小举行小学新体系作文教学研讨活动。贾老师多年在浦明师范附小当校长,这次活动邀请了多名他的学生上公开课。所以贾老师理所当然地成为本次研讨会邀请的重量级嘉宾,贾老师愉快地接受邀请,答应上一节作文课。会议召开前夕,我们意外获得消息,贾老师在会议召开的前一天刚在医院做好第六次手术。尽管手术很成功,但他近八十高龄,加上术后身体虚弱,让他手术后第二天就出席如此大型会议,特别是还要上台上课,那简直不可思议,谁都不敢冒这个险。但通知早就发出,外地参会教师正陆续到达上海,延期是不可能了,唯一可行的应急方案是调整活动内容,另找名师替代贾老师上课。然而与贾老师联系,他断然否定了调整方案坚持按照既定方案出席会议。
会议召开当天,我来到会场坐在贾老师身边。只见他满脸病容,脸色憔悴,手术后的精神状态大不如前。与会教师对贾老师带病出席研讨活动都深为感动。我悄悄地劝贾老师说,你出现在会场上,就是对这次活动最大的支持,今天这堂课就不要上了,出席会议的老师尽管都喜欢听你的课,但是知道你的身体状况,大家一定能谅解的,到底还是身体要紧啊!可是贾老师淡淡地说,“已经定下的事情就不要再改了,我上完课再回去休息!”
于是会场上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动人镜头,贾老师在走出手术室的第二天,就站在讲台上手执教鞭为学生上课。我把贾老师上课的现场照片发在网上,并在照片下写下这个故事,各地老师看到了感动一片,赞叹一片。但也有不知情的教师当场在网上责骂:太残忍了,竟然让一位重病在身的老者上课。
确实不可思议,难以令人置信。2009年贾老师被检查出患有原发性肝癌,而且已到了晚期。消息传来,大家无不震惊,并深感痛心。是呀,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贾老师教作文》被拍成教学系列片,在中央及全国多家电视台陆续播出,风靡神州大地,贾老师通过电视荧屏走进千家万户,一时间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传奇式的明星教师,受到学生和家长的热烈欢迎,更受到全国语文教师的追捧。现在贾老师身患绝症,从此讲坛上将失去了一位最会教学生作文的小学语文教师,怎不令人惋惜。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贾老师的身影并没有在讲坛上消失:在全国各地举行的各种语文研讨活动上,经常还能听。到贾老师给小学生上课的声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专业杂志上,经常能够读到贾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和撰写的文章;在上海及全国各地的学校里,甚至在贾老师的家里,经常会看到贾老师悉心指导教师备课的动人场面——身患绝症的贾老师仍然守望语文讲坛,并没有因病放弃他毕生热爱的语文教学事业!一次到贾老师家里探望,他拿出厚厚一叠登机牌,非常得意向我炫耀,这是我被查出癌症以后外出上课的登机牌,我都保留着!
是啊!贾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当了一辈子的语文老师。贾老师生病以后,他的亲属,他身边的同事、学生和朋友都苦口婆心地劝他好好在家养病,都反对他继续外出上课。唯有他自己非常固执,始终坚持,谁劝都没用。他总是这样说:“那儿的老师和学生需要我。”时间一长,一些亲朋好友都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贾老师身患绝症多年之所以还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就是因为他没有离开三尺讲台,语文是他生命的源泉,为孩子教语文是他精神支柱。如果让他离开三尺讲台,那么他将一刻也无法生活。
贾老师走了!这一次他要去天堂里讲课了。但是贾老师留下的宝贵遗产,将永远留在人间,并将持久地熠熠闪光!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