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曹村:中国耕读第一镇

本图文为作者原创首发,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温州旅游体验师陈教授:温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农林经济管理教授。师从自然,山水为乐。游心畅神,行走人生。
在曹村人的农业生产和精神文化生活中,文化不能没有根,且必须扎根于土地之中,文化与土地的关联便构成了农耕文化的重要根基。而象征着与土地密切关联的“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变成为曹村人传承了数百年的核心观念,耕读文化基因使曹村逐渐蜕变成为“中国耕读第一镇”。
数百年来,曹村人深刻认识到,要生存,只有勤于耕稼;要发展,必须读书做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个人和家族的命运。
曹村人的农耕历程恰如一部磅礴厚重的田园牧歌,从远古吟唱而来。
耕而废读,礼仪逐亡。
读而废耕,饥寒交至。
曹村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家庭模式是“耕读传家”,它既要用“耕”来维持家庭生计,又要以“读”来提高家族文化素养。耕可致富,读可荣身,耕读并进力兴邦。
曹村人在践行“耕读传家”的农耕生活历程中,锤炼出了坚韧不拔的自强意识、开拓进取的人文精神、勤劳朴实的优良品格,以及强烈的敬祖睦宗的寻根意识和忠孝廉洁的家国情怀。
天井垟万亩良亩中的田园大眼睛,是过去的农耕历程在如今延续的见证。
在梅龙溪风景区里,许多古迹集中地体现了“读”的浓厚氛围。
梅龙书院是这个景区的代表景点。
  张阁老托梦圣井山的传说就从这里开始。相传他从这个门台走向圣井石殿。张璁(1475-1539),温州府永嘉(今温州市龙湾区)人,明代政治家,官至内阁首辅(为明代温州权力最大的官员),世称“张阁老”。这里是一处尚文好学之地。
这是中华进士第一村的文化基因。
这里也是浙江书法村。
百姓书屋、文化礼堂已经成为耕读文化在现代的物质形态的传承。
曹村的农耕文化,数百年来,历经一代一代地不断形成,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生生不息,难以间断。具有内涵丰富、特色浓郁、形式多样等特点。
农耕是季节性极强的活动,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均不可违背农时。读书何尝不是如此,寒窗苦读,笔耕不辍,春华秋实,乐歌丰年。
这种推崇乐天知命教化式的农耕文明,让后人明白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法则和规律,懂得人生的价值和真谛,是留给后代子孙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者其它游记链接:
一寺:《千年古刹护国寺记》《护国寺内的大师作品》《瑞安千年古刹尖山龙圣寺参访记》《瑞安隆山寺参访记》《洞头中普陀寺参访记》《千年古刹南山寺记》
一村:《千年屿北十八堂》《茗岙与陈氏足迹》《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藤桥镇竹桥村》《温州最东边的村子洞头区鹿西乡东臼村》《三顾源头总留情》《美丽双溪乡村振兴路》《文成吴垟村记》《畲养周垟 值得体验的民族村》《文成太极小镇》
一宿:《来水云见?源民宿,享用一段美好时光》《雁湫小院,别有风味》《水口的夜,蓝蓝的梦》
其它:《舌尖上的温州:美食亲体验》《玉海茶韵?会跳舞的玉针茶》《五朵金花漫景山》《踏遍景山千年地》《温州知青园》《从温州武术博物馆中轴线三块匾额说起》《从龟岩山到观音礁的放松之旅》《千岛湖,名副其实的慢生活》《文渊狮城,千年新安文化》《青灯石刻博物馆》《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一一记北麂山灯塔》《不游西湖游湘湖》《连环画 | 将军桥的故事》《连环画 | 陈十四娘娘的故事》《连环画 | 叶适的故事》《走进泰顺红粬小镇》
-End-

▲更多游记,请长按
二维码“识别”关注
阅读是一种智慧!
赞评是一种动力!
转发是一种美德!
分享好文,
让更多好友受益!
欢迎微友们投稿:
邮箱182972@qq.com
微信13566266128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