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永籍博士,欢迎回家—写在博士大会召开之际 | 应晓红:永康的味道

等你点蓝字关注都等出蜘蛛网了
在成长的过程中,
我们尝过无数种味道,
但有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
那就是家乡的味道。
永康
的味道

文 / 应晓红
如果说有种情感最能激发共鸣,那一定是乡愁。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关于家乡的一切没有大小,都是埋藏在心底的牵挂。无数人孜孜汲汲,只为寻得心中属于故乡的画卷:那青瓦之上的炊烟淼淼,村头路口的柳树依依,最让人难忘的还是独一无二的味蕾记忆。
家乡的一道菜、一种小吃、一种味觉,在我们的记忆里有太多的回忆,太多的故事,太多梦牵魂萦家乡的味道就是我们一次次远行的动力,家乡的味道就是故乡和他乡的情感纽带,总是轻易触动我们心底最柔软的部份。
永康小麦饼,圆如盆,大如钵,薄如纸,《永康县志》中对小麦饼有这样的记载:“薄如纸,韧如皮,卷而不裂,携带方便。”以前,吃苦耐劳的永康工匠走南闯北,小麦饼因具有便于携带、耐饿的特点,所以一直备受欢迎,并流传下来。以前,小麦饼一度是过年招待亲朋好友的最高礼遇。如今生活越来越好,馅料变得越发丰富,鸡蛋、粉丝、白笋、萝卜丝、白切肉,只要你想得到的,都可以往里面包。馅料搭配不同,造就小麦饼千变万化的口味。小麦饼承载了一代又一代永康人的记忆。这饼,就代表了永康,代表了从前苦难生活里的一些点缀,也代表了一种情怀。一个小麦饼,满心思乡情,久居外乡的永康游子们,每每吃到家乡的小麦饼,感触就会越来越柔软,可谓一饼解乡愁。
霉干菜。毫不夸张的说大部分永康人都是吃着梅干菜长大的。
霉干菜用九头芥切细腌制后,煮透晒干而成。
以前,永康学子一周六天上学,食堂没有菜,都是自己蒸饭,带菜上学,霉干菜通过腌制和晒干,能够长久存放,于是成了学子们带菜上学的首选。
用霉干菜下饭,应该是永康学子的集体记忆。我读书的时候也吃,只是菜里会有很多很多的五花肉,越蒸越香,越蒸越好吃,伴着热腾腾的白米饭,焖上一会就香气四溢,一天的课业压力就在这碗散发着梅干菜香气的拌饭中烟消云散。
无数永康学子们吃霉干菜造就了数量众多的博士群。因此也美其名曰:“博士菜”。
霉干菜的特有芳香,熏陶出一代更比一代强的永康学子。“克勤克俭,刻苦攻读,奋发进取,励志成才”的霉干菜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成才学子,激励着永康学子在人生道路上,孜孜追求,坚韧不拔,拼搏成才,事业有成;博士菜把一批又一批永康学子送进了更高的学府,站上了更宽广的舞台,霉干菜情结已然深入我们的骨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希望永康游子们永远记得这道菜,因为这是家乡菜、家乡味,家乡情!“霉干菜”精神必将代代相传。
鸡子索面,寓意健康长寿,全家团圆。贵客登门、生日宴会、重大节庆,都要来上一碗鸡子索面。儿时到外婆家做客,外婆都会下厨给我们烧鸡子索面。
鸡子索面最讲究是的索面上的“签头”,“签头”的配料十分丰盛,烹饪手法讲究,未出锅即满屋生香,闻之让人馋涎欲滴,食意浓浓。麦香四溢的土面,浇上香味扑鼻的“签头”,各种食材各自独立却又相互搭配映衬,完美的融合在鸡子索面的香味之中。不知不觉,我们便在舌尖的翻滚中,体会到鸡子索面独有的精致,心中的那份满足感和幸福感总会满满当当、无与伦比。
烟熏永康豆腐干。永康自古文脉绵长,北宋清官胡则被***赞誉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永康豆腐干方方正正,“最是清廉方正客”。历来,清淡馨香、老少皆宜的烟熏豆腐干是永康人餐桌上的常客,也是不少清正儒学者修身自喻之物。今天的党员干部,肩挑深化改革、经济转型、脱贫攻坚、铸造中国梦的重担,要战胜内部和外部诸多的挑战、压力、诱惑,当俱方方正正。吃这道最是寻常、最是简素的菜肴,品一品生活本味,悟一悟为官本真,不被浮华遮望眼、不被奉承迷惑心,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保持清正的作风,时刻保持清简的生活,方能家和、行远。

萝卜钱。“永康永康,萝卜生姜”。永康人把萝卜刨成铜钱厚的薄片,把它摊晒于草地、河滩或岩石上,待晒干收起来,可长久贮藏。
以前,永康五金工匠们外出谋生,风餐露宿,萝卜钱是必带之物,寄托了以“钱”换钱的一种期意。
如今,一个又一个妈妈们腌制着萝卜钱送给她们远行的孩子,一辈又一辈传递着制作萝卜钱的手艺,看似平常,却传递着对家庭、对儿女深深的期许。
很多时候,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上行走,路过餐厅时,总是下意识抬头望望那门头牌匾,潜意识里总想寻找那熟悉的,记忆中挥之不去萦萦绕绕的家乡味道。
家乡味道,融入血脉,渗入骨髓,不思量,自难忘。
角干麦饼,是我奶奶的味道。奶奶的身上永远带着农民的朴实、勤劳与智慧。白白的一勺面粉在她的手下经过与水的拌,总能显现出各色情态。
小时候看着奶奶将一个面团灵活地在手中揉搓几下,再放到案板上,切成菱形,就已然成为了一块块角干麦饼。
如今,奶奶的味道,丝丝缕缕常常在心头缠绕……
肉麦饼,似乎还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吃一口满嘴生香……
芝英馄饨,皮薄如蝉翼,走遍天涯海角亦会魂牵梦萦……

永康的味道,还有太多太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味道好,更多的是它的独一无二,是独属永康的味道。
总有那么一道永康美食,能够挑起在外游子们的味蕾;总有那么一道永康美食,能够捕获在外游子们的心;总有那么一道美食,能够唤起在外游子们心中满满的回忆……
乡味缭绕,乡音悠悠,乡情弥漫。家乡的味道是游子们行走天地间扯不断的根,乡情、亲情在家乡的味道中浓得化不开,因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永康侬!

【作者简介】应晓红,永康人,金华作家协会会员,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了《那时花开》散文集;曾在《永康日报》开辟“晓红夜读”专栏;《品味永康城》一文被收录到《魅力永康》初中版教材。
主编:若风 校审:维维 图片:东东
声明:未经同意,禁止任何形式的链接。版权或合作事宜-微信:weiwei_5168
往期精彩敬请关注永康乡愁微公众平台
海外乡愁故事‖永康往事之三
李广侠 || 卫星发射倒计时从这里开始
从恐龙蛋到打铁匠—-浙中小城永康 || 陈留瑜
母校 永一中|| 陈小村
应晓红 ‖ 永二中 我的母校
走过半生 归来仍是少年
乡愁人物访谈‖大师印象
想给时光唱首歌
| yong kang xiang chou |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