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壮美昭陵】全国乡情散文大赛展6//点亮心中的灯塔 // 郭韵之

壮美昭陵文化艺术平台
| 文学 |书画|摄影|朗诵|音乐|
︱第953期︱
点亮心中的灯塔
郭韵之

爷爷的老家的北山有一座高山,是山中的上上山,名叫九嵕山。爷爷说,这山是他心中物化了的灯塔。
对生活在山前这片沃土的人来说,这山是他们的骄傲,无论在哪,想到它,自豪感都会油然而生。爷爷觉得,这山就是一座亮着的灯塔,那拱举它的九道梁似蜡烛燃着的留痕。春季桃花簇拥像是一盏彩灯,夏季云绕山顶青烟袅袅似空中天灯,秋季白草泛黄像是暖色的灯箱,冬季白雪皑皑若撑天一根白蜡。
爷爷当年读书时,每天背着这山上学,迎着这山回家,每每回到家的时候,这山已经隐约在暮色里,村里家家户户已经点着棉籽油灯喝汤了,喝完汤我的曾祖母就点着煤油灯放在锅头连炕的隔离墙上,高灯低亮。爷爷就趴在炕头写作业,曾祖母就着这灯光纺线。在学校教室,隔着窗户就能望见这高耸入云的山,久而久之,这山被写进作文、跳入诗歌、跑进小说……这山就外化成心中的上上山,内化为亮着的灯塔,以至于爷爷去远方上大学,在外地工作时,这山成了他高山景行的映像,时时激励他,也激励着老家的年轻人自信地往前走。

唐朝修建昭陵时,军队官兵驻扎在山前菜园村上下沟里的城堡里镇守,还要征用上万工匠修建。这块平原、山脉、河流、沟壑、淤滩就都成了官产而非私产。自昭陵建成,唐太宗就成了点燃这山——高原灯塔的人。可以想象,修陵时那可是遍地灯火,守陵时那叫灯火星罗棋布。
前阵子,看了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我问爷爷 为什么泾阳有吴家大院那样的大地主,大资本家,而我们的老家却看不到呢?
爷爷解释,泾阳受泾惠渠的恩惠,良田广阔,权贵、资本家觊觎的多,土地就集中在少数家族手里了。我立刻打断了爷爷,说出了另一个疑惑,老家这山前的平原,三面环绕着河流,土地肥沃,为什么没像泾阳一样呢?爷爷又从唐朝修昭陵说起了,由于这片土地是官产,安置转业官兵守陵,官家给他们分配了土地、修建了村庄。为民工指定了移民点,分到了土地,后来的移民,在不太平坦的土地上开垦种田。从那时开始,虽然朝代更替,虽有地权变动,但很少出现土地集中在少数家族的现象,没有大起大落的变动,没有大仇大恨的残酷,这里的人们倒也和谐自足,颇有种世外桃源的意思。原来的移民村,解放后发达了,出现了社会主义初期站起来的烽火村,富起来的袁家村。
这九嵕山从一种方面也庇护了这里的人们,让他们安居乐业,朴实而安宁,像灯塔一样照亮封建社会更替周期的迷路。

北山是陕北黄土高原与渭河平原的分界岭,解放战争时期,九嵕山后的泾河大峡谷是红区与白区的分界线,翻过沟就是红区。黄土丘陵、塬台连绵起伏,如瀚海中波浪汹涌而来。这峡谷山大沟深,是通往红区的秘密路线。
爷爷说,这条路虽然难走,时有土匪出没,但较安全,其他熟路处于红白拉锯状态,不好通过。这条路方向显眼,和航海的灯塔一样,即是不熟悉的人,只要照着这山峰走就不会错。那时,投奔看花宫陕北公学的国统区进步青年,参军马栏关中警一旅的一部分人也走这条路。
后来,这些上万名投奔光明、投奔关中分区的青年都成了抗战先锋、解放勇士,建设栋梁,不忘初心、信念坚定的传承人。
传说唐昭陵压礼泉人才一千两百年之气运。现在这时间已经早过了。
爷爷说,压得住压不住,这只是传说,起码这山是一种警示,是心中灯塔的外化。每当走到柳青在《创业史》说的人生紧要处,这个心中的灯塔就会浮现在眼前,同时出现父母在黄土地辛劳的画面,就怕犯错被解职归田,或身陷囹圄,那就要谨言慎行,点亮自己心中的明灯,照亮前路,要对得起父母、老师和领导。风会使灯点不着,会吹灭灯火,尤其是大风、特别是狂风。这时,我们就要用手挡风点灯、在灯塔的指引下进入港湾避风。当我们在组织里的人出现问题时,就要整风,树立正气,使我们上善若水。否则,再好的人,既是农家出来的子弟,也会变质: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熄灭了心中的灯塔,忘记了当官是为了什么,而弄权弄钱涉色,两面人,最终灯灭人毁,暗淡了组织。

作家邹志安魂牵梦绕地也把这山写进他的获奖小说《哦,小公马》,前头写道:北部的遥远的山峰在整个春季都被薄雾笼罩,蝴蝶与燕子,是春天的活力与生气的使者。后头写道:雨水冲掉了雾气,洗净了山峦,北山突然以一种清新鲜明的姿态出现,深蓝与淡蓝交错掩映,看后使人心胸开阔,忘却烦恼。这是作家诗样语言的感悟,将北山灯塔的意象描绘得淋漓尽致,那蝴蝶与燕子不就是跳动的火苗吗!那深蓝与淡蓝交错掩映的景象不就是火焰完美燃烧的景象吗!
今年寒假,我回到了爷爷的老家,看到了唐王陵。站在山前仰望,我想,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在一个国家创造的公平时代,点亮自己心中的激情,通过高考成功,并影响了第二代、第三代,这在今天看来是一个逆袭。
那么,我心中的灯塔是什么?我在上海跟爷爷住了十年,上了八年学,九年级时转学回到了西安,我想起上海老师在七年级时给我的评语:你沉静不失灵气,温雅不失坚强,眼睛里写满了乖巧和懂事,待看十五六……难道上海陆家嘴的东方明珠是我心中物化了的灯塔。

我想起了老师要爷爷给我写的评语:雁塔早题名,必多思善问,明白善问者跨越高山,不问者迷路平原。难道西安的大雁塔是我心中物化了的灯塔?
点亮灯塔,是为了照亮,照亮希望,指明方向。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灯,有显性的,也有隐性的,点亮这心中的灯,感动自己,激励自己,在要紧时走好那两三步。然而,我心中的灯塔是九嵕山?是东方明珠?是大雁塔?亦或是……

作者简介:郭韵之,女, 西北大学附中高二学生。祖籍礼泉昭陵菜园。
本期编辑
编辑︱刘美健
审稿︱赵春霞
摄影︱赵晓萍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