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壮美昭陵】屠夫李三//王崇新

长按识别上面二维码“壮美昭陵”,免费关注,每天分享精彩原创图文
壮美昭陵◎西部文化艺术微刊
︱第892期︱
李三原名叫李德芳,因排行为三,村上人习惯叫他李三,礼泉县赵镇前寨村人。李三长得黑脸大个儿,黑须串脸,双目如炬,身体魁梧,走路健步如飞,说话如雷贯耳,练就一把杀猪的好手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村上也小有名气。
每逢年关或村上谁家有红白喜事,需要杀猪非他莫属。杀猪地点一般选在村口一处高台上,先在高台上挖一大坑,大坑上支一口硕大的锅,掏一个烧火的门洞。锅里倒满水,锅底填上棉杆儿、短木等硬柴,点火把水烧开,等候李三来杀猪。
李三会准时带上他的全套杀猪工具到场,一把长一尺五的杀猪刀、一把大砍刀、一根约一米长的铁捅杆儿、三四个挂钩、一个木撑杆、两块蜂窝石,还有一个高、宽约六十公分,长一米左右特别结实的木板凳。
李三到场,先选一处平坦地方放稳木板凳,再选两棵大树横绑一圆木,做为挂猪的架子。

这时主家在一帮小孩簇拥下把猪吆来,李三给几个帮忙的青壮劳力简单分工后,大家一起动手,揪猪耳朵,提尾巴,抓猪腿,把猪按到在木板凳上,两人拉住猪后腿及猪后半身。李三口噙明光闪闪的长刀,左腿单膝压住猪背部,左手紧握猪嘴,右手摸猪脖子找好入刀口,用手取下杀猪刀,从猪脖子进刀,猛一刀捅进猪胸腔,抽出刀子,一股鲜血涌出。放下刀子,顺手取来一脸盆接住猪血,待猪血快流尽了,用手在盆中搅动几下,以防猪血凝固。刚才还嘶声叫唤的猪,一会儿就哼哼不动了。杀猪的关键是这一刀必须刺破心脏,若没有刺破心脏,猪一时半会不会死,松手后会跑动的。李三艺高胆大,从来没有失过手。
接着,李三拔下猪脊梁处的猪鬃,用小绳一扎放进布袋里,这猪鬃有人收购可换钱。在猪后腿处割一小口,用铁捅杆儿从小口捅进猪皮下,反复在猪浑身捅几下,再用嘴不停吹气,只见李三吹的脸红脖子粗,几十口气吹的猪浑身胀圆,像要飞起来了,再用绳子绑住吹气口以防跑气。这样后,大家帮忙把猪抬到锅边,准备刮猪毛。每当猪进锅前,李三总会用手在热锅里摸三下,凭经验以试水温,水温过低,鬃毛烫不下,过高猪皮受损发红。感觉水温合适时,把猪丢进锅里,上下提动翻转,并用大马勺舀水浇猪全身。当猪毛可以拔下时,用专业工具——“蜂窝石”在猪身上擦动刮毛,一会儿猪全身毛就被刮净。在冬季,看的人穿上棉衣也冷,可李三上身穿单衣,袖子挽在上臂,也是满头大汗。

刮完猪毛,大伙帮忙把猪抬出锅,倒挂在架子上。李三端来一盆凉水,浇在猪身上,再用刀子通身刮几遍,猪通身白净无毛。李三口噙一尺五寸长的木撑杆,手握长刀从猪腹正中上下一刀切开猪肚皮,猪肠子一涌而出,热气腾腾。用撑杆儿撑开猪肚皮,顺手取出猪花油(猪大网膜)一片放嘴边儿吸噜一声一口吞下。割下猪尿泡丢一边,开始抽肠倒肚,拿出心肺,并用清水反复洗净腹胸腔血液,割下猪头,用砍刀从猪脊梁处,一分为二砍断,两扇猪肉惹人嘴馋。主家把猪头、肠肚、心肺装在担笼里,用净布把猪肉一包,端上猪血,高高兴兴拿回家去。李三会抽上一袋烟,继续干下一个活。
就这样,有时一天杀几头猪,甚至都顾不上吃饭。但总会有好客的主家炒几个鸡蛋,温壶小酒,端来让李三吃,李三也不客气,三下五除二几口吃完,一壶小酒,一饮而尽,继续干活。李三每杀头猪,猪花油必吃。多亏身体好,从不说累,出汗多也很少上厕所。若有杀猪自己吃不完要卖的,李三会继续帮忙给大家分肉,要肥给肥,要瘦给瘦,直到分完肉,天色很晚了,李三才回家休息。

村上杀猪也是最热闹的几天。帮忙的、看热闹的总是围了一圈儿。尤其学生放假,一群小孩子看热闹,也有唱着民谣:“做啥好,过年好,吃白馍,砸核桃,锅里煮个白唠唠。”孩子们都等着抢猪尿泡玩,那时孩子玩具少,抢到猪尿泡感到是最大的欣慰。原则上谁家的猪,猪尿泡谁家娃拿,也有主人家孩子不在场,别的孩子就来抢。李三割下猪尿泡会放远一点,不怕孩子抢,怕刀子伤了谁家孩子,抢到猪尿泡的孩子在猪尿泡开口处插一竹筒,马上趁热用嘴吹气,把猪尿泡吹大后再用绳子绑紧出气口,系在棍子上挑起来,好似现在的气球,拔腿就跑,害怕别的孩子来抢,没抢到的孩子也在后面追,争夺战利品,喜闹声一片。
中午饭后,只见年龄大的老汉端个脸盆,提个小凳来,舀上一盆烫猪的热水,坐在一边,脱下鞋袜,双脚泡在热水里,边抽旱烟边扯淡,洗脚修指甲,准备过年。一幅和谐温暖的画面,令人终生难以忘怀。

七八十年代,李三年龄大了,干不动了,杀猪的户也少了。把这门手艺传给了侄子,侄子至今杀猪卖肉维持生计。几十年过去了,李三为人诚实,乐于帮忙,吃苦耐劳的精神,总勾起人的记忆。
李三艺高又胆大,
杀猪从来不害怕。
一片热心为村民,
大家应该崇敬他。
全文完
 作者简介 
王崇新,男,1951年1月10日出生于礼泉县赵镇前寨村,70年代曾在赵镇公社青年团工作,77年毕业西安医科大学,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工作,主任医师。
本期编辑
编辑︱安望
审稿︱洪建武
胡伟电器
精彩链接分享转发

2018年平台浏览量上千的文章:
【壮美昭陵】八宝楼屈军强为父亲节献诗
【壮美昭陵】阎瑞生《罗玛微信时光》第二册出版
【壮美昭陵】从烽火走出的书画家王金堂//马宏茂
【壮美昭陵】父亲的绝活//王崇新
【壮美昭陵】郑国渠情愫//刘博文
【壮美昭陵】我跪拜在母亲挥镰的麦田
【壮美昭陵】我那乡间别墅//王志成
【壮美昭陵】三十年前割麦的童年
【壮美昭陵】怀念恩师吕效祖老师//杨安康
【壮美昭陵】昭陵沟口
【壮美昭陵】九嵕山下,赵镇学区孩子 过六一儿童节
【壮美昭陵】杏儿黄了
【壮美昭陵】赵镇中心幼儿园喜庆六一儿童节
【壮美昭陵】昭陵赋
【壮美昭陵】赵村街的上堡子
【壮美昭陵】昭陵西岭,我的初中记忆
【壮美昭陵】前寨印象
【壮美昭陵】又见山桃花开时——给逝去的友人
【壮美昭陵】吃不够的油坨坨
【壮美昭陵】 裴寨送子娘娘庙会
【壮美昭陵】老梁的豆腐脑
【壮美昭陵】月季花开
【壮美昭陵】礼泉沿村娃眼中的沿村娃
【壮美昭陵】我的四叔父 抗日***烈士—王生才
【壮美昭陵】母亲的黑头巾
【壮美昭陵】闲话《打炕坯》
【壮美昭陵】光明行
【壮美昭陵】故乡的槐花饭
【壮美昭陵】礼泉的香格里拉
【壮美昭陵】回望军旅——兵之初心
【壮美昭陵】槐花飘香
【壮美昭陵】打胡基
【壮美昭陵】千年古镇—石鼓赵村
【壮美昭陵】礼泉,一位残疾人最后的微信
【壮美昭陵】我的老师董信义
【壮美昭陵】悼果花
【壮美昭陵】父亲的手
《壮美昭陵》礼泉烙面//阎瑞生
三八妇女节// 赵晓萍
礼泉玉峰观//壮美昭陵
爷爷的棉袄,孙子的心//壮美昭陵
赵镇中学初七二届二班同学聚会
年的味道//壮美昭陵
壮美昭陵艺术平台2018年大拜年
《壮美昭陵》| 痛悼廉登峰老支书 //丁志俊
【壮美昭陵】一个村官的不凡人生
【壮美昭陵】游赏昭陵杏花林
【壮美昭陵】周莹迎诰封
【壮美昭陵】相约桃花 情定终生
父 亲 // 杨生博
【壮美昭陵】清明思亲
【壮美昭陵】我的列祖列宗们(上)
【壮美昭陵】我的列祖列宗们(中)
【壮美昭陵】我的列祖列宗们(下)
【壮美昭陵】我的外公
往期精彩回放:
醴泉地名探源//廉振孝
南寺最后一个和尚//张彦文
铁罗村的铁疙瘩/张彦文
“梁澄清同志追思会在家乡礼泉县樱桃园召开
闲话唐昭陵||廉振孝
三策九招献赵镇//廉振孝
千年石鼓赵村镇 廉振孝
故乡的传奇//杨生博
两孔窑洞//陈永强
四支渠-壮美昭陵
又是故乡早春时//董志振
戊戌新年赋//安望
春节| 我家的团圆年//陈超
礼泉花开, 壮美昭陵领你看
董志振 我的父亲我叫大
礼泉九嵕山//刘美健
那年,邂逅红星永结缘 || 崔存文
怀念记忆深处的加重自行车//常佳
洪建武||五八年,礼泉菜园沟那场水灾
父亲//杨彩霞
赵镇后寨-我的家//周淑莹
大美礼泉旅游风光片
唐陵下,那片杏花林,我想你啦!
北望桃花陵
一个外乡人爱上了礼泉
爱上了礼泉女娃
陕西快书盛赞礼泉好旅游
人文礼泉风光
壮美昭陵   礼 泉 烙 面
来来来,咥一碗烙面//刘沛
烙 面
二月二,逛药王爷会
四月,陪你礼泉赏桃花
壮美昭陵大唐风 礼泉风光田园梦
张克俭||礼泉四大景
金秋礼泉 国庆中秋节我想回家
安望 礼泉苹果赋
欣赏礼泉湾里村旅游
【视频】礼泉槐花飘香
礼泉县2016年书画摄影展
尧都三宝——“甜梨瓜,大萝卜,鞭竿葱”

礼泉最优农特产在这里礼泉味道
壮美昭陵西部文化艺术平台投稿须知:

1、来稿须为原创首发,著作权归其本人,文责自负。
2、来稿如不许改动请加以说明,未说明即视为平台有修改之权利。
3、投稿邮箱:360701503@qq.com
微 信:13468916590
文稿数字控制在300-1500之间,请直接粘贴在邮件正文处,可同时发送附件,附上作者简介(字数100之内)和常用微信号及作者生活照。
4、审核通过的稿件会在二周内回复,未回复即视为不予采用。
5、优秀稿件将推荐至今日头条、腾讯、搜狐。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