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清水祖师

法融牛头宗|弘忍东山宗 – 神秀北宗禅|惠能南宗禅 – 北荷泽宗|南洪州宗|南石头宗|保唐宗惠能系曹溪南宗 –清水祖师,法号普足,俗名陈昭应(一说为陈荣祖、陈昭或陈应,1044年-1110年),本籍福建永春,是北宋时代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由于在蓬莱山(今属安溪县蓬莱镇)清水岩修道,铺桥造路,广施医药,被尊称为清水祖师,又称蓬莱祖师、麻章上人,俗称“祖师公”,圆寂后,求雨驱虫,屡祷屡灵,南宋宋孝宗时成为朝廷敕封的神灵,直到宋宁宗追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原属于佛教禅宗的清水祖师,逐渐民间化、道教化(道教信徒称之为“黑帝化身清水真人”),被安溪人视为地方最重要的守护神,是安溪诸圣之首。许多安溪人以种茶为业,再加上清水祖师以求雨闻名,也被视为安溪铁观音的保护神。另外,许多安溪人信奉的神祇,如保仪尊王、保仪大夫、清水祖师、法主真君都被视为有保护茶叶种植的职能。在闽南,清水祖师是重要的乡土神灵,是应惠灵天之一。随着安溪移民来台,清水祖师的信仰在台湾也蓬勃发展,1994年时有清水祖师为主神的庙宇有98座,大台北就有63座,尤其是大文山地区。大台北地区可说是清水祖师信仰最盛之地,三峡长福岩祖师庙、艋舺清水岩、淡水清水岩、瑞芳祖师庙,号称“大台北四大祖师庙”。清水祖师生于书香世家,是宋福建名家陈瑊的后裔,清水祖师之太祖、曾祖、大伯、二伯、四叔、弟陈梦得均考中进士。祖师之父陈机更是满腹经纶,以作诗闻名一时。清水祖师生于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福建省永春县小岵乡(古作小姑乡)人。清水祖师七岁时,即在大云院出家为沙弥,法名普足,后来师从大静山长老“明禅师”,习经、坐禅三年,后返高泰山,劝造数十条桥梁。又移住麻章庵,多次举办法会,为民众祈雨消灾,无不感应,获得檀越崇信,人称麻章上人。遍访名山后,居于永春县,以“道行精严”闻名闽南。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清水祖师被素仰其道行的刘公锐请到福建省安溪县求雨,非常成功。故当地百姓极力挽留之。于是清水祖师定居安溪,而刘公锐慨然捐出大笔土地,在安溪蓬莱山“张岩”建庵,故又称蓬莱祖师。祖师见“张岩”之“清泉不竭”,便改张岩之名为清水岩。清水岩之庵本为草庵,多赖清水祖师和徒弟杨道、周明等几度拓展,终于开拓寺宇。刘公锐笃信佛法,坚守梵行,不仅布施,也跟祖师有深厚的交情。祖师生前即交代刘公锐,不愿意制作全身舍利。《清水祖师本传》:“乘刘公锐至岩,祖师嘱以后事,谓:‘形骸外物,漆身无益’。”《清水祖师本传》:“立(刘公锐)为檀越主,祀于岩左东轩。凡春日抬大师像下山迎香,必以公锐像配迎驾前,盖所以报其功也。”清水祖师热心于公益,多次募捐款项,号召造桥铺路,一生兴建过几十座桥梁。并且医道高明,常常施药救助人民。不仅闽南泉州,连建、邵、兴、剑、汀、漳各郡人士皆相当崇敬,施主尊崇,布施极盛。明朝何乔远《闽书》:普足(清水祖师)术行建、剑、汀、漳间,檀施为盛,居岩十九年。清朝道光重纂《福建通志》:普足名重建、剑、汀、漳间,檀施为盛,居岩十九年。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五月十三,清水祖师圆寂于清水岩,安溪县民感激清水祖师一生的义举,自发性地运石建造卒塔婆,供奉祖师的舍利子,名曰“真空塔”,并以沈香之木,刻祖师像,奉于清水岩殿中,而故日后奉祀清水祖师之寺刹,多名为“清水岩”,如艋舺清水岩、淡水清水岩等。从此,清水祖师成为安溪县民信仰最诚的地方神祇。政和三年(1113年),县令陈浩然作清水祖师传。有人认为清水祖师出生于书香门第,不应自幼剃发为僧。于是出现了几种说法:一、隐居说:清水祖师有浓厚的爱国思想,被其父影响,在乱世之中,以隐居明志,并非真正遁入空门。但清水祖师幼年懵懂时即出家,考其出家原因,似乎无法联系“隐居明志”、“爱国思想”。二、抗金说:有人认为清水祖师出家的目的,是掩饰其对抗金活动的支持,甚至,其本人也是抗金志士。还有庙宇居然说清水祖师本是岳飞或韩世忠幕府的军师,因汉人对女真称藩纳贡,一怒之下才剃发出家。但据研究,祖师圆寂于1101年,而金朝则是1115年才初创,到1125年辽朝亡后,金始攻宋,而宋朝的抗金活动才开始。抗金之说,根本于年代不合。三、抗元说:与上述说法雷同,只是把抵抗的金朝改为元朝,甚至说是文天祥部下的军官,因起义事败,隐居于安溪县清水岩,此说更是无稽。祖师在北宋时已然涅槃归西,根本没有元朝可抗。为了掩饰此说,又有好事者将祖师籍贯、生年随意涂改,更为南宋末年汴梁开封府人,毫无理据,甚至还说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了感动其民族英雄义行,追封为“护国公”或“护国大将军”,更是无中生有。在宋代福建,佛教非常兴盛,寺院之多,出家人数之众,都是中国的首位,时人有“闽中塔庙之盛甲于天下”和“山路逢人半是僧”的说法。而且当时的福建,出家为僧不但受人景仰,更是一种时尚,许多书香门第的子弟都出家为僧,清水祖师只是这些人当中的一个,并非异数。没有必要将之特异化,并加上“抗金”、“抗元”传说。另外,《桃源南山陈氏族谱》记载:“(清水祖师)儿时持斋诵经,日常与山下里人牧牛子戏,日暮吟经,牛自知归。”可见得祖师幼时对闽地盛行的佛法也有相当兴趣,因一心向佛而出家,并非如坊间误传,以出家掩饰其反抗女真人或蒙古人的身份。清水祖师的功绩主要如下:造桥:造桥铺路,便民甚多。清水祖师于永春“劝造桥梁数十”。到了安溪,又募捐劝造通泉桥、谷口桥、汰口桥等。清水祖师一生募捐,修造几十座桥梁,对民众生活、行动帮助极大,自然得到民众的感佩。施药:所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施药活人,是极大的善举。清水祖师以其高超之医术,在瘴疠之气盛行的闽南一带,救治了不少患病的民众,而患者无不感激、爱戴。求雨:一般人认为,普通人不能掌握自然现象,如下雨与否,唯有神圣,方能成之。但清水祖师在世时,就已经屡次祈祷成功,让苍天降下甘霖,被认为有功于解决多次的旱灾。也因为求雨屡次的成功,被视为神迹,清水祖师也被赋予相当的神秘色彩。由于清水祖师圆寂后,被奉为神,不忘苍生。多次求雨驱虫,每祷则应,灵验非常。地方人士上报朝廷,屡屡赐封。封号如下: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敕封清水祖师为“昭应大师”。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加封为“昭应慈济大师”。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年),再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大师”。宋宁宗嘉定三年(1210年),再加封为“昭应广惠慈济善利大师”。杨尊者(杨道)、周尊者(周明)、刘檀越(刘公锐)、陈邑宰(陈浩然)、薛员外(薛颛)、四大护法张黄苏李四将军(一说:赵王苏李四将军)等。宜兰市光明寺将清水祖师之两侍者称为招应尊者、护应尊者,并装设有大型神偶。奉祀清水祖师的庙宇多以安溪清水岩为祖庙,常见庙名则包含清水岩、清水寺、清水宫等。除了艋舺清水岩、三峡祖师庙、淡水祖师庙、瑞芳祖师庙等“大台北四大祖师庙”、国花山三祖庙玄吉寺、石泉岩、景美万庆岩、万隆会元岩、土城永福岩、桃园市芦竹区福隆岩(在地人士称“新庄仔庙”)、新竹慈云庵等与数十座北台湾地区的祖师庙之外,清水祖师在南台湾也不乏其庙,如嘉义县兰潭清水寺(台湾奇案曾在此拍摄)、四鲲鯓龙山寺、六合境清水寺、龙泉井庙,台南三级古迹佳里兴震兴宫(古天兴县治所在地)、善化北仔店清水宫、高雄市前金区万兴宫、高雄市新兴区大港埔祖师庙、内惟赤龙宫、左营洲仔清水宫、屏东县万丹乡清水寺、台南市后壁区长短树永安堂、台南市后壁区安溪寮福安寺、台南市新化区清水寺、澎湖文澳祖师庙、铁线清水宫等皆以清水祖师为主神。另外,深坑集顺庙、东门正德宫、汐止济德宫、松山慈祐宫、桃园市八德三元宫、大庄浩天宫、高雄代天宫、五甲龙成宫、旗津天后宫、五块厝慈圣宫等各地著名庙宇,皆以清水祖师为配祀神。据《台湾省通志》记载,台湾可考的最早清水祖师庙是明郑永历十九年(公元1665年),随延平王郑成功来台的泉州府安溪县军民,自安溪清水岩迎来清水祖师神像、自安溪泰山岩迎来显应祖师神像;漳州府平和县移民自三平寺迎来三平祖师神像。合于四鲲鯓立庙祭拜,为四鲲鯓龙山寺。安溪清水岩网站则指出造于南明永历年间的台南龙崎乡祖师公坛与彰化二林新兴宫,为全台最早供奉清水祖师的庙宇。每逢旧历正月初六清水祖师生日、五月初六清水祖师得道日,各地祖师庙常以神猪、三牲祭拜清水祖师,以示崇敬,敬考清水祖师一生,为汉传佛教禅宗得道高僧,且其在世时未见有食肉之举,故有人认为以祭祀素果糕饼为宜,不适合以肉类、荤菜奉敬。三峡祖师庙庙方解释:神猪祭典原本不是祭祀清水祖师,原是因为三峡地区的福建安溪移民在三峡、莺歌与桃园大溪开垦之际,常遭野生动物攻击及当地原住民出草猎首,因此产生除夕杀神猪拜山灵(或山神)以求平安的习俗,后来因大年初六是祖师诞辰,便将二者合并祭祀,此习俗实际上与祖师本人无关。三峡祖师庙总务组长刘金达说:“祖师公吃素,不吃猪肉。”也有不少人相信,山神亦属于清水祖师庙的护法神。另外民间相信祖师本身茹素,但祖师部下的五营神将与天兵天将则不一定为素食者。当年安溪人渡海来到三峡定居时,常常因为水土不服以及遭受原住民的侵袭,他们认为,这一定是因为山神不欢迎他们,所以才会导致居民上吐下泻或是派出原住民来攻击。为祈求平安,每年年底便会祭祀山神。但是每年年底,他们还要回到安溪祭祖,而且过不了多久便是过年,过年也要拜神、拜祖先,接连不断,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因此祭拜山神的活动便改到清水祖师生日这天,一同举行。因此庙里庆祝清水祖师的诞生,庙外则感谢山神一年的保佑。随着时间的迁移,两个活动逐渐结合在一起,变成以“杀猪公”来祭祀清水祖师的诞辰。而其中的缘故被人遗忘,因此产生人们认为清水祖师吃肉还杀猪公的误会。因此实际上,杀猪公的活动与清水祖师之间并没有关联性,清水祖师依旧是吃素,不吃荤。清水祖师的祭典也有以迎神赛会的方式来举行,例如台湾新北市淡水清水岩,每年则于农历五月初五举行暗访,农历五月初六举行绕境,锣鼓喧天万人空巷,祈求扫除瘟疫,合境平安,世称“淡水大拜拜”。2013年新北市政府已将“淡水大拜拜”,列为“无形文化资产”。在“张岩”修建殿宇时,苦无水源,众人口渴之极,清水祖师持锡杖往地上一拄,立刻“清泉不竭”,故称“清水岩”;而后祖师又以锡杖打破岩壁,竟然从岩石中流出许多白米,供应工人、僧众、檀越食用,众人啧啧称奇。《闽书》上说:清水祖师建造清水岩,白米自动出现;显应祖师建造泰山岩,砖瓦自动出现;惠应祖师建造泰湖岩,木材自动出现。被视为三大神迹。传说南宋时,泉州知府真德秀,乃程朱理学名儒,以清廉自居,向来不喜劳民伤财。泉州大旱时,在官民幕僚不断建议之下,方不得已率众举行祭典,向清水祖师求雨,并在清水祖师神像下方堆满纸钱,意思暗示若求雨不成,即要烧毁神像。祭祀完毕,立刻下起大雨,而且还飘落一片梧桐叶,上面写着四句诗:“雨是江西雨,移来泉州府,老佛若无灵,浑身成火灰。”意思是“清水祖师施展法力,将本来江西应该下的雨,挪到泉州来抒解旱灾。如果清水祖师我不能灵验,可能就要被你知府真德秀烧成灰烬。”真德秀为感谢神威,于是在祖师庙“真人”之匾额之上,添上一个“真”字,成为“真真人”,其意为夸奖清水祖师是“真人”之中的“真人”。从此,真德秀笃信清水祖师。据说,泉州安溪祖师庙第十首签诗:“火发连天炎,岭危去路难。若无天降雨,祸福在人间。”就是在讲真真人这个故事,故此签虽凶犹吉,最后会是好结局。关于此传说有二:传说有一座清水祖师神像非常灵验,每次只要有天灾、人祸,祖师神像的鼻子或下巴就会掉落,以向信徒示警,信众皆称之“落鼻祖师”或“落鼻祖”,又称为“蓬莱老祖”,终年接受上百个宫庙、聚落(迎请地域辖大台北、基隆市、宜兰县、桃园市等)以及私人民宅所迎请,由于其鼻子不定时于庙中或各迎请单位中掉落,衍生了许多传奇性的落鼻故事,譬如鼻子会化作蝉黏在树上,并且发出蝉的叫声等情节,落鼻祖师的故事也出现在许多童话故事的文本,使得落鼻祖师的传说故事不仅仅充满神秘性,而且拥有许多趣味性。清法战争时,法军进犯台湾淡水,俗称“西仔反”,善信迎去了此尊神像,焚香祷告,居然击退法军,这尊神像引发了艋舺与淡水两派信徒之间的纷争。艋舺方面说,这尊神像是艋舺祖师庙的神像,是淡水善信借去祈福,以抵抗法军的。淡水方面,则说此神像本是淡水信徒所有,是因为淡水无祖师庙,而寄放于艋舺祖师庙奉祀的。在两派纷争的结果之下,日治时期经官府协调,由艋舺与淡水二庙轮流奉祀。另一方面,落鼻祖师由于全身均是沈香木所雕成,沈香木在中药学来说,具有许多实质的疗效,因此又被称为“药祖祖师”,有着许多治病的神迹流传。最后,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北部有许多宫庙神坛模仿其落鼻造型,而雕塑许多清水祖师分灵神像,诸如:台北市北投区稻香里集应庙、台北市北投山脚广福宫、新北市瑞芳龙岩宫、新北市瑞芳区忠仁庙、新北市汐止区忠顺庙、新北市汐止济德宫、新北市新庄区如意堂等(可参见辜神彻,2009)。依据各岩仔、伽蓝、神坛不同,词句大同小异。敕封清水真人,黑帝化身,风火乘脚,沙界踪横,七星宝剑,斩断妖精,雨旸随祷,护国安民,阴间有声,阳间有名,上天下地,应物现形。拜请恩主清水真人,黑帝化身,风火随其足,沙界纵横,七星宝剑,寸斩妖精,雨阳随其到,护国安民,阳界有声,阴间有名,上天下地,应祷全灵。法门弟子专拜请,清水祖师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拜请昭应大祖师,神通显化阎浮遍,清水岩上化法身,蓬莱山中真灵现,当初不舍绝世岭,修桥造路结善缘,深受大宋天子眷,敕赐昭应大师名,带领张黄苏李将,游行天下救万民,唯见世间多疾病,扶摄生童在坛前,居尾居前皆有应,二六时中渡有情,法门弟子专拜请,昭应祖师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拜请麻章上人公,神灵显化万代殊,当初开辟清水岩,张黄苏李拜吾师,求雨济药多造路,度化生灵名悠悠,小姑显化清溪道,能把瘟神邪魔收,当年屈服真郡守,今日慈悲降道场,法门弟子专拜请,麻章上人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拜请蓬莱老祖公,为吾显化三宝堂,毘罗揭谛金刚将,道家丁甲来护持,佛法演化不思议,广度有情二六时,老祖佛法化三千,张黄苏李四将贤,吾今志心焚香煙,祈求老祖降临先。法门弟子专拜请,蓬莱老祖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