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人这辈子,这三个错误不要犯!(深度好文)


曾读过一句话:“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但只有愚者才会执迷不悟。”

没有谁是完美的,犯一些错误乃是人之常情,知错能改就好。

但人生在世,有些错误一定要尽量避免,因为很有可能没有改正的机会。

在《周易》中有句话说:

子曰:“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告诫我们以上三个基本错误,一定不能犯,犯了以后很少有不遭受祸患的。

漫漫人生路上,时刻警醒自己,尽量少犯错,才能更有可能走得顺畅。

一、德薄而位尊

《周易·系辞下》中说过这样的话:“德不配位,必有灾殃。”

当一个人德行浅薄但却地位高贵的时候,很容易酿成大祸,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后果。

隋炀帝杨广从太子杨勇手中夺过帝位,这一举动就说明他的德行不够,毕竟没有哪个朝代是崇尚弑父弑兄的。

虽然杨广登上皇帝宝座之后,也是干过实事的,比如修建了通航至今的大运河。

但坐在本来就不属于他的位置上,杨广低劣的德行,让当时的人和后世的人都瞧不起他。

曾经帮他登上皇位的功臣张衡,因为劝诫杨广不要滥用民力,就惹来了杀身之祸。

而且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杨广还在各地大修各种宫殿、别馆等,过重的赋役让老百姓民不聊生。

也正因为杨广过于肆无忌惮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都不体恤底层人民的生活。

在他即位才十多年后,各地就爆发了农民起义,反抗杨广的***统治。

特别是617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同年11月攻入长安,拥立杨侑为皇帝,遥尊杨广为太上皇。

后来50岁的杨广终于被下属缢弑,但由他造成的天下大乱,却让华夏文明元气大伤,直到进入盛唐时期才有所恢复。

《周易·坤》中说:“君子以厚德载物。”

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拥有良好的品德,尤其是身处高位的人,更应该严格地约束自己的品行。

因为位置越高的人,越容易做出与更多人相关的事情,一旦品德败坏,势必造成大面积的损害。

只有德行配得上所处位置的人,才真的能够干得出事情,干得好事情。

二、智小而谋大

《周易注》中说道:“智小谋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灾其自身。”

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谋略太大而智能不够,便无法承受谋略中的任务,就会感受到完不成任务的耻辱,自身也会发生不好的灾祸。

当一个人本身的能力跟不上他的谋略之时,很容易把事情搞砸,北宋政治家王安石便是如此。

历史上的王安石是个有着文韬武略之才的人,以进士第四名的成绩走上政坛。

他用20年时间,一路升迁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同于宰相的位置,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

在这场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中,王安石在财政方面推行均输法、青苗法、市易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等,在军事方面有置将法、保甲法、保马法等。

王安石的变法的本意是“劫富济贫”,通过掠夺地主豪强的财富,来充实朝廷的国库,也让贫苦的百姓得到实惠。

但因为触及太多既得利益者的根基,王安石在朝廷中屡受排挤和打压。

最关键的是一层一级的官府,又把任务摊派到老百胜身上,再加上遇到大旱灾,大量的流民失去家园,导致发生很多***。

因此,王安石的变法最终失败,他本人也被宋神宗罢免后,晚年落魄而逝。

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初心固然没有错,但一定要评估自己的智慧是否配得上想要的谋略。

即使是如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应该多扪心自问,确保自己做的事情足够有把握,不然很容易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有多大能耐,就做多大的事,在一件又一件的事情中不断磨练自己,做到稳扎稳打。

三、力小而任重

《战国策·齐策三》中有句话说:“荆甚固,而薛亦不量其力。”

此后,人们用“自不量力”这个词来表达,有些人不能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却想要完成比能力更大的任务。

但由此带来的后果则是,任务完不成,自己也有可能受到牵连,承受更大的伤害。

春秋时代有两个国家,分别是郑国和息国,他们曾经相处和睦。

有一年,息国为了一件小事,跟郑国闹翻了,息国的国王就想要讨伐息国,召集大臣们来商议。

有的大臣说:“我们的威望是不是比郑国高?”还有的大臣说:“我们的力量是不是比郑国强?”

大臣们一直在提醒国王,要先衡量自身的实力,不要贸然地去做跟实力不匹配的事情。

但息国国王对这些劝说一句都听不进去,反而很快下令军队向郑国发起袭击。

实力强大的郑国当然立即出兵迎战,很快息国的军队就被打得丢盔弃甲,而且狼狈不堪。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称得出自己有几斤几两,不要贸然去挑衅别人,不然后果可能很难承受得住。

我们时刻要有一颗客观的心,正确地估量自己的力量,不然很有可能被蒙蔽上双眼,看不到现实。

不要妄自菲薄的同时,更要实事求是,有多大的力量就办多大的事情。

当能力与任务相互适配的时候,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心急是吃不了热豆腐的,沉下心来积蓄力量,是我们当下最应该做好的事情,未来才有可能一飞冲天。

有句话说:“我们不一定知道正确的道路在哪里,但却不要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太远。”

虽然我们不必谨小慎微到不犯一点错误,但却要警醒自己,以上三种错误一定不能犯。

在德行配位的基础上,有勇有谋而且任重道远,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更多的成功。

当我们时刻记得这些忠告之时,或许才能更加懂得,如何做人以及如何做事。

“生态”盖指生命体与其环境的有机联系。生态伦理就是人们对生命存在与生态环境关系的道德观念、基本规范和道德实践。20世纪以来,随着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广泛体认,生态意识猛然走出专业圈囿,置身公众舞台,被赋予影响人类环境实践,维护全球生态平衡的重任,成为世界显学。道教不是生态学,但其生态伦理精神因其独有的特色而为其他学说和宗教不可替代,否则就不可能衰而复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在伦理认识上,道教以其重视生命的喜乐、宁静、恬淡、朴素和心灵的充实与扩展为特色,关注自我与自然的协调,以人为本,内容简而深、博而约,具有无穷的趣味;在伦理实践上,道教致力于体玄修道,韬光养晦,淡泊名利,求得生命在情感、行为、自然、人伦与文化的互动中长存长立,因此它在对自然生态和人的关系的认识上,表现出开发生命活力的自觉能动性、与自然对象的同一性以及伦理认识的整体系统性。用道教的话来说,就是“自然之道不可违” 1 、“顺乎自然之道”。此自然所指是事物本质之自然、人生之自然、社会之自然。参悟事物、人生和社会之本质,求得生命与本性应有的风格、态度和气象,就是道教伦理追求的目标与精神支柱。 

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体现在它的精致深刻的内容和吸引世人的内涵中,蕴涵在使它延续、发展久远的生命力中。具体而言,道教生态伦理精神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是万物一体的精神。道教所崇拜的最高对象是“道”。道教的宗旨是长生不死,得道成仙。所谓得道,就是通过修炼与大道一体化,因此,道教在中国诸多宗教中是最注重现实生命的宗教。在它看来,世间万物是一体的,自然万物的存在有其合理性,人是天地万物的一部分,应当以生为乐,重生恶死,使生命不断升华。人类也要以平等意识尊重自然万物的存在与个性。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提出:“天地中和同心,共生万物” 2 ,认为理想的太平世界是人与各个层次的自然事物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世界。在道教思想家葛洪那里,万物一体的平等意识也非常明确和丰富,他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实现“长生久视”、“肉体成仙”的理想,这个理想也就是与自然齐一或万物一体的境界。道教还有“生道合一,重人贵生”思想,老子指出,道是宇宙的本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万物,物我一也。”这表明道教注重从宇宙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人类的意愿。万物一体的生态伦理精神告诉人们,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营造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的社会。

二是生而不有的精神。与万物一体的精神相关联,道教认为人生最高的境界和准则是产生万物而不占有万物的道德。道教认为,人的肉体修炼、精神完满的最高境界是“道”。“道”是如何产生的呢?葛洪提出:“道起于一,其贵无偶,各居一处,以象天、地、人,故曰三一也。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生,神得一以灵。” 3 并且自认为这是对老子智慧大道的发挥。老子曾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的要义是:“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由之,只有“道法自然”才符合道德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在于繁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帮助万物而不自恃有功,引导万物而不宰制它们。唐代道教学者、医学家孙思邈就是这种精神的实践者,他的医学理论以天人一体、生而不有说为基础,谓“天有四时五行”,“人有四支五藏”,“阳用其形,阴用其精,天人之所同也”,“良医导之以药石,救之以针剂,圣人和之以至德,辅之以人事,故形体有可愈之疾,天地有可消之灾。” 4 孙思邈本人“学殚数术,高谈正一”,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品德高尚。道教的这种生而不有的精神具有相当的实践性和普世意义这种实践性和普世意义,提出了世间事物持续平衡发展的观念,揭示出人类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法则,有所为而有所不为,才能得心应手,取得成果;如果强行索取,则会适得其反,破坏和谐,不能达到很高的境界。

三是曲成万物的精神。在道教以前,《周易传》有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这里指出天道与地道是相对峙而又相协调的,其协调是由人来作中介的。老子将人提到重要的地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既然“人亦大”,那么人就不是仅依附于自然,受制于自然,而要驾驭自然规律。因为人要依靠自然而生存,要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道教于此进而提出:人要三思而行,审时度势,求仙问道而不强作妄为;如果反其道而“妄作”,势必败坏心性,甚至危害人类自身。道教的修习者认为人与宇宙万物是互相感应的,感应的基础在于人和万物都有灵性,人与物资讯相通。宇宙演化不停,生生不息,人作为宇宙共同体中的一员,应该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毁灭各种自然物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道教不仅给人以一种思想信仰,以安身立命或将注意力放在教义教规的完善和遵守上,求得祭祀、祈祷的肃穆和虔诚,而且将信仰或教义教规具体化为各种道功、道术,进而形成操作体系,引导众信徒去实践力行。可以说,道教是重视道、术、行的宗教,既重视“道”的提升,又积极提倡功法和炼养术。真正的道徒对道教真谛的切实掌握,在于不仅要懂得它的基本宗旨,或具备其虔诚的信仰,还要作道术的训练,努力积累道功,日进无疆,不断深化和纯正信仰。这样,就充分强调了人类活动的主体能动性,以及人与自然的适应性。人作为天地的中介与协调者,既要顺应自然,又要制约自然变化,加以引导,以曲成万物。

四是合而不同的精神。道教合而不同的精神是与传统伦理学中的“和合”精神相承接的。道教《太平经》提出:“中和者,主调万物者也”,认为自然界与人间社会各层次的事物,皆包含阴、阳、和三种基本要素,合而构成一物,故名三名同心。“元气有三名:太阳、太阴、中和。形体有三名:天、地、人。天有三名:日、月、星,北极为中也。地有三名为:山、川、平土。人有三名:父、母、子。治有三名:君、臣、民。” 5 三名同心就是理想的太平世界。阴阳之道体现天意,所以人要顺应阴阳之理,从各个方面保持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和顺,才能消灾去异,致力世界太平。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道教在信仰系统、丹术符箓、仪式规范中发展了和合的思想。合而不同的生态智慧,帮助人们认识到世间万物多样性存在的意义。保护了事物的多样性,就有可能达到可持续发展。

五是循环再生的精神。在关于如何有效地利用自然方面,传统的中国人确立了“大”和“久”的目标,并认为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人要有中正的德性,效法天地,用制度节制人的无穷欲望,不造成对自然与人类的伤害。《周易》指出了两个途径,其一是“九二贞吉,以中也。”其二是“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天下,不伤财,不害民。”道教也发展了类似的思想,强调对生命以及生命存在条件的确认是圣人之智、圣人之德,是圣人之业,人的理想的生活世界是一个物我同一的美好社会,认为在那样的社会里,生命可以循环连续、周流罔停、生生不息。早期道教认为古之得仙者,或身生羽翼,变化飞行,卓然特立于一般人的本性之外,甚至化身异形,有似雀之化为蛤,雉之化为蜃。后来的道教吸收了更多的人伦日用思想,从生命循环再生的角度出发,把“老而不衰,延年久视,出入任意” 6 作为神仙之道。五代时期的道教学者谭峭以“化”的观点看待宇宙、人生和社会,提出:“虚化神,神化气,气化形,形化精,精化眄,而顾眄化揖让……” 7 整个人生和社会的兴盛就处在变化统一的过程中。道教在利用物资的观念上,主张人类要多多节制欲望,保持万物的生机与发展活力,这与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依时令进山伐林,夏以前禁采樵,禁捕幼兽幼鸟、禁杀鱼蟹,不竭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等观念是相当一致的。人与生物资源相处,要进行物质交换。进行物质交换不是强行占有,而是对自然作顺应与调适。

六是融通万有的精神。道教思想一向把大自然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的超巨大系统,其中的所有事物都相互有机地联系着,宇宙在其历程中运行,是时间坐标和空间坐标的交叉线。从老、庄之始便探其玄机,以揭示自然界中固有的整体关系。老子说:“大道泛合,其可左右。万物持之持生不辞,功成不名有。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8 也就是说,大道像广阔的河水一样滋润着万物,毫无私心,毫无偏意,像伟大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所有的生命,所有的生命依靠道的养育而生。对自然界要善意对待,这是因为在根本上“人与天一也”。9 既然如此,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庄子曰:“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 10 也就是说,万物都来自特定的物种,但在不同物质的物种之间也存在着联系和转换,如同圆环一样,分不出始终和次序。这种自然的联系性,可以叫做“天均”。道教认为道为世界的本原,道是创造一切生命的总源泉,是融贯万物生成的总动力。唐代道士吴筠说:“通而生之之谓道,道固无名焉。畜而成之之谓德,德固无称焉。尝试论之,天地人物,灵仙鬼神,非道无以生,非德无以成。生者不知其始,成者不知其终。探奥索隐,莫窥其宗,入有之末,出无之先,莫究其朕,谓之自然。自然者,道德之常,天地之纲也。” 11 这里立足于物象世界的固然之理,推理道德本体对于物象世界的意义,其中蕴涵着通生无匮、品物有方的生态伦理智慧。大道是宇宙的本原,也是观察天地万物的出发点;站在大道的角度观察人世,天地同一,万物一齐,物我无分,无此无彼;天地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人间诸事虽然各有其理,但说到根本上,则各顺其情,各尽其性,各自自然,各自皆安,这就是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体悟到差别之中的同一,相异之中的不异,也就体悟到了大道,也就融入了大道。

总而言之,上述诸方面,落实到现实中以保持生物物种、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可以为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这就意味着,道教生态伦理必然并且能够进行现代性转换。而转换的契机,则在于具有高尚精神境界的现代性人格的塑造。因为根据道教的观念来看,人经过修炼而达到的崇高境界并不神秘,遥不可及,至高的神仙也是人在世的造化和修行的体现。我国宗教史专家牟钟鉴先生把道教的神仙人格特征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生命力深厚旺盛,因此能够健康长寿;二是精神境界高超,摆脱“小我”而成就“大我”,所以精神可以不死;三是智慧超群,有很高的洞察力和预见性,却又大智若愚,和光同尘;四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功德在世;五是潇洒自在,豁达从容,善于化解烦恼,始终保持喜乐心情。能够做到这些方面,就可以称为活神仙。所谓神仙境界,除了幸福快乐的人,便是优美宜人的环境。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人民和平幸福地生活着,其乐融融,这就是人间桃花源般的美好生活。12 我们认为,人们只要努力建设,把中国道教的这种万物一体、生而不有、曲成万物、合而不同、循环再生、融通万有的伦理精神,融会灌注到现代人格的塑造中,用以推进我们的物质和文化建设,人间的仙境是可以在眼前出现的。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更加自在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到更好、更出色!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