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道家谁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根基?
从思维模式上看,道家的思想模式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主导地位。
因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建立和发展始终贯穿着道家思维模式的深刻影响,或者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几大典型形态都是借助于道家的思维模式而建立起来的。那么,道家的思维模式是什么呢?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
道家思维模式的根本特征是具有本体性特征。但这种思维模式在儒道两家中的成熟程度有所区别。
先秦儒家对天道问题论之不详,所以“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维方式在先秦儒家那里没有成熟而成为一种思维模式。而这种思维模式在道家那里已经格式化。
其原因在于道家特别关注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联,其天道观相当系统成熟,其人道观别有特色,有根基,而儒家则更多地关注人与社会的关联。也就是说,道家不仅有比较完整成熟的天道观和人道观,而且高度重视两者的关联。
将其高度地统一起来,是道家一以贯之的思维方式。道家不仅由天道推出人道,而且又主张人道要复归于天道。
正是道家这种由本体推衍现象、由天道推衍人道,同时又返现象归于本体、返人道归于天道的思维模式深深地影响了汉代哲学、魏晋玄学和宋明儒学,成为这些哲学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 从价值取向方面来说,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格局是表现为儒道互补。
儒道互补主要是一种价值互补,儒道互补是中国哲学乃至中国文化价值体系的基本格局。儒家价值观的核心观念是仁义礼乐,道家价值观的核心观念是自然无为。
证诸儒道理论,两者确有实际上的互补关系。就儒家而言,仁义礼乐是其根本价值信念,此信念的实现则需主体具备自然无为之境界,即要求价值主体无私欲、不造作、不妄为;就道家而言,自然无为是其根本价值信念,此信念的建立不是基于对社会的冷漠遗弃,而仍是出于对社会的特殊方式的关切。
此外,儒道价值取向的互补还表现为阳刚与阴柔、进取与退守、守常与尚变、重群体与重个体、强调等级与崇尚平等、肯定现实与超越现实、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等等之间的相异与互补。儒道之间这种既相异又互补的关系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价值取向的基本格局。
再从中国传统哲学的具体结构来说,儒道两家各有所重,分别在不同领域构成中国哲学的主流。儒家重在伦理道德哲学和社会政治哲学,道家重在自然宇宙哲学和生命主体哲学。
换言之,儒家在伦理道德哲学和社会政治哲学方面构成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而道家则在自然宇宙哲学和生命主体哲学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主流。这方面学术界论之较多,我就不展开了。
从动态来说,从纵向发展的过程来看,关于道家哲学是不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或者说中国传统哲学的主干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分阶段来看。如果我们着重以西方哲学的特定内涵来考察,那么魏晋以前,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主流;隋唐时期,佛教差不多完成中国化的改造,发展到鼎盛时期,佛教哲学构成了中国哲学的主流;宋明以后,儒佛道走上融合之路,并形成宋明理学这一成功的融合形态。
宋明理学的价值观念以儒家为主,是儒学新形态。所以,宋明以后的中国哲学以儒家为主。
但这个儒家显然不是纯粹的儒家,而是融儒道佛及诸子百家思想资料于一体的新儒家。
古诗中的哲学
古诗与哲学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5、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分析矛盾时,既要看其共同点,又要看各自的特点6、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10、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古诗与哲学2008-08-31 20:0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 罗 隐 香州长径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唐) 陆龟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 自居易 这组诗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
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现象上,认识就会流于肤浅和片面。
前两首说明,吴王夫差穷奢极侈的本性注定其必然亡国,把吴亡归罪或归功于西施的认识,是片面肤浅、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说明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伪,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古诗中的哲学
古诗与哲学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
2、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矛盾具有特殊性:一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一是另具风貌的秋江晚景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是统一的。
4、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5、梅雪争春不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分析矛盾时,既要看其共同点,又要看各自的特点
6、造物无情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千红万紫安排着,只待春雷第一声——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
7、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联系的观点
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矛盾的普遍性
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10、古歌新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可因循守旧
古诗与哲学2008-08-31 20:0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 陆 游
此诗揭示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原理。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十分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唐) 李 贺
诗中嘲讽了脱离实际、华而不实的文章毫无用处,说明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的根本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那种不为实践服务的认识毫无意义。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消尽国魂空。
(清) 梁启超
此诗说明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认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则阻碍事物的发展。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唐) 罗 隐
香州长径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唐) 陆龟蒙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唐) 自居易
这组诗包含了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原理。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和本质,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如果只停留在现象上,认识就会流于肤浅和片面。前两首说明,吴王夫差穷奢极侈的本性注定其必然亡国,把吴亡归罪或归功于西施的认识,是片面肤浅、有失公允的。第三首说明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分,不辨真伪,就难以抓住事物的本质。
吾闻池中鱼,不识海水深。
吾闻桑下女,不识华堂阴。
(唐) 于 贲
此诗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受实践制约的道理。
热门信息
阅读 (128)
1 童子命的口诀对照表,是不是童子命一查就知道阅读 (88)
2 让男人爱你的咒语——和合术咒语阅读 (71)
3 自己怎么简单的做和合术?找道长做快速挽回阅读 (70)
4 和合术真都有用吗?效果好吗?阅读 (68)
5 阳宅风水学入门图解大全100例,让你马上成为风水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