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网

王昌龄

王昌龄(?-756年?),字少伯,行大,太原郡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曾任龙标县尉。唐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因其善写场面雄阔的边塞诗,而有“诗家天子”(或作“诗家夫子”)、“七绝圣手”、“开天圣手”、“诗天子”的美誉。世称“王江宁”。著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

《新唐书》卷二〇三《文艺传》下说是江宁(今南京)人,傅璇琮认为可能是王昌龄做过江宁丞,又被后人称为“王江宁”而误为籍贯江宁。

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中“王昌龄”条又称:“太原王昌龄”。《唐才子传》从《河岳英灵集》,认为王昌龄为太原人。傅璇琮《唐才子传校笺》提到王昌龄有《宿灞上寄侍御玙弟》一诗,认为王玙时任侍御史,与王昌龄同族;又据《新唐书》卷七二《宰相世系表》所载“琅琊(今青岛市黄岛区)有方庆、玙……”与《博异志》载“琅琊王昌龄自吴抵京国”句,认为:“则王玙之族望为琅琊,王昌龄当亦同此。又《博异志》有《王昌龄》一篇,起首曰:‘开元中,琅琊王昌龄自吴抵京国。’《博异志》为唐人传奇,所载大多怪诞不经,然称王昌龄为琅琊,当亦有所本。”进一步认为太原或琅琊可能是郡望,《旧唐书·文苑传》所称京兆(即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人,才是他的实际居住地。

王昌龄生年不可确考。傅璇琮根据王维称其为“江宁大兄”及岑参与王昌龄同年所做诗都称王昌龄“白首”、“空老”,推算王昌龄生年当在690年左右到701年之间。闻一多《唐诗大系》则定为698年,所据不明。

王昌龄父母家庭已不可考,只知其早年生活较为贫困。在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登进士第,补秘书省校书郎。在进士登第之前或任校书郎期间,王昌龄很可能去过西北地区,这对他的边塞诗创作有很深的影响。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中博学宏词科。外调做汜水(今河南省荥阳县)尉。二十七年,被贬岭南,途经襄阳,与孟浩然见面。开元二十八年-二十九年(740-741年)迁江宁丞。

天宝二年(743年)至天宝十二载之间(753年),因“不护细行,屡见贬斥”,被贬为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

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来到江宁,天宝十四载十月至至德二载(757年)之间被刺史闾丘晓所杀。据说高适曾为此而为王昌龄伸冤。

《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王昌龄集五卷”,北宋时的《崇文总目》载王昌龄诗一卷,南宋时《郡斋读书志》载王昌龄诗六卷,《直斋书录题解》载王江宁集一卷,《宋史·艺文志》载王昌龄集十卷。这些卷本均已亡佚。日本僧人遍照金刚元和元年(806年)返回日本携有《王昌龄集》一卷,也已亡佚。

其诗今存180多首,《全唐诗》编为四卷。王昌龄诗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出塞》、《从军行》为代表作的边塞诗,另一类是描写妇女生活的诗,代表作有《采莲曲》、《越女》等,闺怨诗为其擅长的类型。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新唐书·艺文志》载王昌龄《诗格》二卷,《直斋书录题解》载《诗格》一卷,《诗中秘旨》一卷。现存《诗格》和《诗中秘旨》各一卷收于明朝的《格致丛书》。这两本书是否为王昌龄所撰,后世一直有怀疑,可能是伪托,也可能只是部分内容为王昌龄所写。《直斋书录题解》杂家类还载有《瑞应图》十卷,认为可能是王昌龄作。《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有郗昂《乐府古今题解》三卷,下注“一作王昌龄”,书已亡佚。

王昌龄现存文章六篇,载于《全唐文》。

王昌龄交游广阔。与李白有很深的友情,与边塞诗人岑参、高适、李颀、王之涣也有交情,与诗人王维、孟浩然、崔国辅、储光羲、常建也有往来。

与王昌龄同时代出版的《河岳英灵集》选诗以“声律风骨”为标准,选王昌龄诗最多,达16首,认为他的诗继承了建安文学的风骨。到晚唐时,顾陶《唐诗类选》已将他评为仅次于杜甫李白的诗人。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在宋代,王昌龄的七绝就和李白的相混淆。明清时期文人更是多将他与李白并称,而清初的王夫之更将他的七绝推为唐人第一。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PC端
后台-插件-广告管理-内容底部广告位手机端

评论

全部评论